管網分區計量控制產銷差初探
鄭小明 上海市自來水市北有限公司
在供水行業中,供水量和售水量之間存在著一個差量,這一差量稱“產銷差”。產銷差的大小變化直接影響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反映出一個供水企業的技術裝備狀態和管理水平。
隨著對產銷差認識的深化,控制產銷差已經不單純局限于管網的漏損控制和營業的抄表收費。人們正從諸多方面綜合起來認識產銷差的形成、發展、控制的途徑。
在管網檢漏工作中,有一種方法叫區域裝表法,般是用在幾公里管道范圍內的小區檢漏,其實質是通過對流入和流出小區及小區內用去的水量進行計量,來測算管段的漏損情況。分區計量控制產銷差是在這一方法的基礎廠發展形成的。分區計量管理是集技術、管理和經濟于一體的管理理念。
一、上海分區計量管理的實踐
上海市的供水在解放前有英商、法商、華商等,各自劃地為界供水,解放后,政府接收和征用了自來水行業,經過兒年的努力,將全市的管網聯成一個整體,統一管理,統一規劃,集中調度,集中核算,這一模式延續到1999年。
1、1999年上海劃分四個供水計量區域
1999年僅幾年前,上海自來水虧損逐漸嚴重,產銷差居高不卜,整個城市是一張網,一個核算體系,每年政府都要補貼。
管理部門為改變這種狀況,把自來水改革擺上了議事日程,采取了一分為四的方法,為了分成四個獨立核算的供水公司,又不能截斷管網,因此只能是在管網中安裝流量儀,劃區域計量管理,通過流量儀在一張網上劃分四個公司和四個計量區域(圖1),市南
和市北以蘇州河為界,安裝了十三個流量儀;浦東和浦西以黃浦江為界,安裝一個流量儀:閔行與市南之間裝了十三個。
在這之前,上海的產銷差是一個城市供水系統的總概念,不管是管網漏損還是營業抄收,反映出的是全市整體的狀態,要確定一個地區管網漏損的大小沒有量化的數據,只能根據該地區的管網新舊程度、每年的修漏數量、暗漏的檢出數量、人口數量和查表
抄見數等推測出合理用水量,再根據售水量來推出漏損情況,其誤差是很大的。
如浦東地區,原來的產銷差預測是小于浦的,并且通過穿越黃清江的過江管向浦的供水,四個公司的邊界流量儀裝好后發現浦東的水并沒有大量的流向浦西,計量結果反映出浦東的產銷差大大超過原來的估算。再如郊同 行公司和市區原來是按10%計算產銷差,多余的水量均算作向市區饋水,流量儀計量后,產銷差銷差一下竄到34%。
經過二年的實踐,管網分四個計量區域體現了其引入競爭的積極一面,四個公司在比水質、比效益、比服務上你追我趕,。原來的產銷差問題,水費抄收問題,水廠的制水成本問題,管網的更新改造等,都成為四家公司競爭的具體內容。
2、2000年上海市北公司劃分三個供水計量區域的實踐
上海市自來水市北公司是集制水、管線養護、營業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特大型供水企業,主要負責上海市浦西蘇州河以北廣大地區的供水服務,包括楊浦、虹口、閘北、普陀、寶山、和部分嘉定區,供水面積為227平方公里,供水能力為每天298萬立方米,在裝水表138萬只,供應服務人口約400萬,75毫米日口徑以上供水管線長度為3100公里。
99年11月公司組建后面臨減虧增效的巨大壓力,百分之二十幾的產銷差率嚴重困擾了公司的經濟運轉,但由于管理模式還是按職能條線分割,管線、營業都各自為戰,他們各自的指標完成了,而公司的產銷差指標無法落實到實處,在傳統的管理面前顯得很無奈。面對20O多平方公里、3000多公里長的管道,普查一次要幾年,而時間又容不得我們慢慢地進行地毯式的查,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縮小范圍,找出重點,進行突破,以降低產銷差,增加銷售收入,改善企業的經濟狀態。
為此,公司參考了國外倫敦、東京等大型城市分區計量管理的經驗。結合上海供水管網的特點,運用區域裝表檢漏法的原理,總結了上海分四個計量區域后的實踐情況,提出了將市北公司的管網分為三個供水區域進行區域裝表計量的方案,在三個供水區域之間大中型管網都安裝了電磁雙向流量儀,小口徑的裝水表,少量管道改造關閉;與之相適應的是行政管理體制也作了改革,山原來的按職能條線管理改為以供水區域為單位,成立管線管理、養護、營業三位一體的供水管理所;配套建立了以供水收益率為主要經濟目
標的考核機制。
具體方案包括:
?。?)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
供水企業的運行能否步入良性循環,取決與企業的經濟狀態能否良性運轉,而企業的經濟狀態在排除水價、原材料等政策、市場因素以外,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供水效益是很關鍵的,因為畢竟百分之二十幾的產銷量率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贏利能力,這是導致供水企業虧損的重要原因。
三位一體的管理思想是把產銷差看成一個綜合問題來對待,供水管理所集計量、抄表、水費回收、無計量用水、偷盜用水、管網漏損,維修管理于一體,突出其資源共享、相互協助、綜合治理的長處,最大限度實現一個計量K域內所供水量的價值。(圖3)
(2)供水收益率為卞要目標的經濟考核機制
從圖四中可看到,供水量的變化是隨氣候、用水條件、供水范圍的變化而變化,我們把它看成基本曲線,售水量和供水量的差距就是水量的產銷差,售水量的變化相對供水量會影響產銷差的變化,我們以前的考核比較注重產銷差這個技術數據,但從圖中可以看到下面還有一條曲線,即銷售收入,沒有銷售收入的支撐,售水量完成再好,售水單價降下米,企業的經濟目標是無法實現的。所以,供水企業不僅要提高售水量,還要努力提高銷售收入,如果單純考核產銷差率,不能全面反映出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上海市北自來水公司將銷售收入引入到考核指標體系中,建立了[供水收益率]為主要經濟指標的考核機制:
供水收益率(元/立方米)=銷售收入/供水量
建立這一考核機制的前提:一是供水考核區域有完整的計量系統;二是供水考核區域有一個一體化的管理機構。
考核的優點:一是把以往各類考核的內容最大限度地包容進去了,上述公式中供水量可視為常量,影響供水收益主要是隨銷售收入的變化而變化,如水表抄見率、開帳數、無計量水費收入等的上升,都會使銷售收入上升;而管網漏損、偷盜用水、計量停損、違章用水等都會影響銷售收入。二是減少弄虛作假,技術指標和管理指標的完成最終要體現在經濟指標的完成上,而經濟指標是要以銷往收入為依托的,供出多少水要收多少錢,這樣的考核能減少數字游戲。
二、如何認識分區計量管理
1、是建立在在管網漏損控制理論基礎上的主動實踐
在管網的漏損控制方法中,區域裝表法是對小區主動查漏的有效丁段。所謂區域裝表法就是把供水區分成較多的小區,在進入該小區的水管中安裝水表,從小卜流出的水管中也安裝水表,在同一時間跨度內對流入、流出和小區內的用戶水表進行抄表,滿足:Q入-Q出-Q用戶=Q漏損
如果Q漏損未超過允許值,可認為漏損正常不必在該小區進行查漏,如果超過允許值,則可認為該小區有漏損,可在該小區查漏或查無計量用水及其他的管理問題等。
上海市自來水公司幾年前在陜南村和薩珠弄二個小區做過區域裝表法檢漏實驗,取得一定的經驗;2000年公司英國泰吾士水務在在上海曲陽小區也做過這方面的示范。
國際上已把區域裝表法從單純的檢漏技術引入到城市管網管理的大概念中,英國倫敦把管網分成十六塊,日本東京分三十塊,這對主動監測管網漏損,及時發現問題,有效控制產銷差起到積極的作用。上海把供水管網分為四個計量區域,其初衷是為了滿足劃分四個行政公司的計量核算需要,但客觀上起到了劃小計量區域、控制 產銷差的效果。而上海市北公司的再分為二則完全是建立在在管網漏損管理理論基礎上的一次主動的實踐。
2、能有效提高供水企業經濟效益
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保證企業能持續穩定安全供水的重要保障,城市供水的不可替代性和供應的連續性決定了企業必須保證基本的冉生產的能力,所以企業在降低制水成本、保證水費回收、平衡產銷收支方面都作了很多的努力,其中企業在努力控制制水成本的同時,為了提高有效供水,都非常重視降低產銷差的工作,并視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市北公司分三個計量區域后發現,三個區域之間的產銷差相差很多 (圖5)其中滬北所特別高,公司就把控制產銷差的主攻方向定在滬北。
圖5顯示的是市北公司三個供水所2001年1-9月的產銷差情況,說明了二個問題:一是公司的產銷差呈明顯下降趨勢;二是經過九個月的努力,三個所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由此使整個公司的經濟狀態發生明顯好轉,圖6是市北公司2001年1-9月的數據,從中可以看出:
(1)、售水量正在逐步接近供水量,說明產銷差在進一步縮?。?br> ?。?)、銷售收入也在接近供水量,說明供水收益率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
3、對城市管網規劃、更新改造和供水調度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由于劃小了計量區域,每個小區的用水數據比以往來得更完整、更準確,這些數據為管網水力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最新的節點水量資料,為管網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能合理指導管網規劃和改造。
不同小區的用水結構的不同,其用水規律也各不相同,通過對小區日時差變化的分析,可以優化我們的供水調度,從而有效地節約能源,保障管網的安全運行。
三、分區計量管理的完善和發展
1、用裝表法進行分區計量首期投入成本較大。
對已經管網一體化的網狀布局城市,要進行分廠計量,初期投入安裝流量儀的費用將比較大:對枝網結合的散布型城市則在主要輸水管道上安裝流量儀,數量少成本低。
2、分區計量管理以后,因技術原因,部分邊界閥門的關閉,將降低管網的輸送能力,不利于管網水流的暢通,局部影響管網水的新鮮度。這需要我們通過對其規律性的認識的提高來完善解決。
3、從技術和管理的多重角度研究城市管網的布局形態
過去的年代我們是按計劃經濟來管理城市、管理自來水,我們的一些城市規劃原則,包括管網規劃原則適應計劃經濟管理的需要,有其合理和積極的一面。但面對市場經濟管理的新要求,我們的技術部門應加強研究,使我們的技術發展適應管理發展的步伐,緊跟改革一起前進。
4、建立加強政府監管職能
城市供水的市場化管理,除了供水企業按市場化運作外,政府的監管職能要得到加強。英國泰吾士水務八十年代私有化后,政府委派了監管專員,監督水質、服務和經濟狀況。
5、分區計量管理控制產銷差隨著改革一起發展
用分區計量來掌握一個小區的用水狀態,進而分析小區的漏報情況,是管網檢漏的技術問題。而把它作為一種管理模式,擴大應用到城市的管網管理中去,其推動力則是改革,供水企業要從長期的計劃經濟模式下要擺脫出來,唯有走改革之路我國城市供水企業一一般都是大而全,產供銷一體,一個核算體系,這是供水產品從生產到輸配再到銷售的連續性決定的。
在一張管網的基礎上進行分區計量管理,解決了供水企業改革中的一個難題,引入了競爭,引入了市場的概念;上海市北公司將計量再分為三則進一步深化完善了改革,把計量管理同管網管理結合起來,把經濟目標直接同漏損控制結合起來,是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自來水行業管理中的一次有益嘗試。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供水企業必將跟隨改革的步伐不斷實踐,科學的、有效的、可操作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管理體制終將引導供水企業走向良性循環,為城市運行、市民生活和經濟建設提供優質自來水和優良的服務。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