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重點示范項目—曹妃甸北控阿科凌海水淡化項目”竣工剪彩儀式
左二至四分別為:河北省副省長張杰輝、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
今日,備受關注的曹妃甸北控阿科凌5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竣工典禮終于正式舉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竣工典禮上介紹:此項目作為曹妃甸大型海水淡化產業基地的起步工程,是我國首個自主設計、國內總承包的大型海水淡化項目,該項目竣工投產標志著我國海水淡化產業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是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自主設計建設成就國家重點示范項目
海水淡化,是我國沿海城市解決水資源問題的一個有效措施,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大力推進海水淡化產業發展。
根據國家以及河北省及唐山市相關規劃,曹妃甸將成為繼天津濱海新區、山東青島之后的又一海淡發展重鎮。
按照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曹妃甸循環經濟示范區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海水淡化是曹妃甸主導產業的重要關聯產業。曹妃甸發展大規模海水淡化,不但用于解決內部及附近供水,同時也計劃用于緩解環渤海區域水資源短缺壓力,保障京冀地區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曹妃甸北控阿科凌項目是曹妃甸大型海水淡化產業基地的起步工程,于2010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40293.3萬元,占地面積約33畝,目前采用膜法工藝,建設氣浮、超濾等預處理設施,配置5套單體產能1萬立方米/日的反滲透裝置以及后礦化設施等。
據介紹,該項目集成了我國海水淡化領域的技術成果和設計、工程管理經驗,是我國首個自主設計建設的大型海水淡化項目,是海水淡化技術及工程領域國產化、項目化的重要里程碑。國家發改委于今年7月,將這個項目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重點示范項目”給予支持和推廣。
濃海水處置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目前海水淡化主要有能耗過高、可能二次污染、成本過高等發展瓶頸。據悉,該項目使用了經國際脫鹽協會、世界水協會認證的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反滲透裝置,其能量回收率在平穩運行狀態下可達到98.5%以上。
同時,為了避免產的生濃海水直接排放給渤海海洋環境及海洋生態平衡造成不良影響,曹妃甸戰隊給項目開展濃海水綜合利用工程:一方面依托該項目排放的濃海水,委托河北工業大學在曹妃甸建設了日處理5000噸濃海水的提鉀、溴元素中試工程,目前已開工建設;同時整合區域資源,與位于緊鄰工業區西北部的唐山三友化工有限公司和南堡鹽場達成協議,由上述兩家單位全部接受該項目排放的濃海水用于鹽化工生產和曬鹽生產,目前濃海水輸送管線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年內可投入使用。
據悉,項目產出的淡化水將采用商業運用的模式,直接進入曹妃甸市政管網使用。
領導參觀項目操作車間
3-5年后計劃日處理規模達200萬噸/日
解振華表示,海水淡化產業作為一項戰略型新興產業,不僅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需要,也將推動京津冀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我國近海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將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
據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胡曉勇對中國水網介紹,北控阿科凌曹妃甸項目一開始就響應了“建設北京市多元化水資源保障體系”的號召,初期主要為項目所在園區及周邊園區的電廠等企業供水。項目規劃中期日處理海水100萬噸每日。據現實估計時間在3-5年后,
后期計劃達到每天處理200萬噸。如果將為電力企業供水以及下游鹽場應用等收入算在內,同時以為北京每日供水100萬噸的規模預計,屆時的生產成本每噸大概為4元,加上運輸成本,成本基本為每噸5元多。
在北京水資源嚴重缺乏且調水和地下水開采都面臨著諸多困難情況下,淡化海水進京將會成為北京解決水資源緊張的切實可行并十分有效的途徑。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表示,在曹妃甸新區建設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基地,利用曹妃甸地區的天然地理優勢和生產便利條件,通過官網輸送到北京,將對北京形成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對于構建手都多水源保障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編輯:谷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