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昆明市召開“一湖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暨滇池流域“十個禁止”工作會議,昆明市將在滇池流域及其他重點區域山體植被和水域保護全面實施禁止挖砂、采石、取土、燒磚、毀林、開墾、放牧、填河、圍湖、擅采地下水等“十個禁止”,嚴厲查處違反“十個禁止”的違法行為。
這是昆明自2008年7月“一湖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四全”工作動員大會后召開的首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專題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仇和說,專門召開如此高規格、大規模的會議,專題研究、安排部署全市“一湖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滇池流域“十個禁止”、雨水污水和城鄉垃圾資源化利用、園林綠化、森林城市建設及市域生態修復工作,主要是希望通過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再次表明市委、市政府對生態環境整治工作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一抓到底的堅定決心;希望通過會議,進一步查找問題和不足、研究對策和措施,推動各項工作再創新佳績;希望通過會議,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迅速掀起生態文明建設新熱潮。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祖林要求,“十二五”時期,昆明市生態建設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全面實施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深入推進“一湖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四全”工作,有效控制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實現滇池湖體水質穩定達到Ⅴ類,力爭Ⅳ類;河道水質確保達到Ⅳ類,力爭Ⅲ類;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等達到國家要求。提升城鄉園林綠化水平,“一主四輔”及石林、尋甸、晉寧、東川、祿勸等主要城鎮綠地率均達到4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3平方米以上,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7%以上,實現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目標。建筑垃圾、工業垃圾、農業垃圾、生活垃圾和污水、再生水、雨水、泔水等資源化利用得到加強,主城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市委副書記李邑飛主持會議,市領導楊遠翔、田云翔等出席會議。
一次下發23個文件
18個有關環境治理考核和問責
會上,與會者領取的文件里有23個新的文件。其中,關于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6個,雨水污水和城鄉垃圾資源化利用資源化6個,關于昆明市創建森林城市的有3個,昆明市環境保護滇池治理考核與問責規定的有18個文件。
“昆明有兩大主要矛盾和問題,缺水和水污染,如果把這兩個問題解決,那么昆明將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城市。”仇和認為,昆明因水而困,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水的問題。
現階段,昆明市要轉變治水觀念,由水資源開發、排放、單向利用向綜合利用、循環利用轉變;由水污染單純治理向水生態整體優化轉變;由對洪水簡單截流排放,向與洪水和諧相處轉變;由依靠遠距離調水,向水資源就地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轉變。要加強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廣建水上森林、濕地森林,轉化固化污染物,把滇池濕地由草本濕地、植物濕地、植被濕地,轉變為木本濕地、森林濕地。要積極開展水葫蘆、藍藻等的圈養種植和資源化利用,推動滇池污染治理由湖底清淤、底泥清淤向水體生物提取和底泥生物提取轉變。
仇和要求,全市14個縣(市)區、3個國家級開發(度假)區、陽宗海風景名勝區和倘甸產業園區,要各建立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楊善洲林”。
關停滇池流域內11家磚廠
"十二五"生態建設的目標任務要分解落實到各級各部門,具體細化到個人,保證目標任務不被架空。”張祖林提出,“十二五”時期,昆明市要有效控制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實現滇池湖體水質穩定達到Ⅴ類,力爭Ⅳ類;河道水質確保達到Ⅳ類,力爭Ⅲ類;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等達到國家要求。加大禁漁措施,投放濾食性魚類,采用生物治理和物理打撈方法,有效提取滇池水體內的污染負荷;加快推進水體保護界樁外延100米范圍內企事業單位的搬遷安置工作,在牛欄江兩岸各200米范圍內實施禁養,確保牛欄江-滇池引水工程水質符合要求;關停滇池流域內的11家磚廠,關閉禁采區內的礦山企業,依法注銷有關礦山企業營業執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證照。
企業“一次違法,永久退出市場”
“要嚴厲查處違反"十個禁止"的行為,對違法單位、企業,實行"一次違法,永久退出市場"的制裁措施。”副市長王道興表示,將在滇池流域和其他重點區域的城鄉開發建設中全面實施禁止挖砂、采石、取土、燒磚、毀林、開墾、放牧、填河、圍湖、擅采地下水等"十個禁止"措施。
要盡快在牛欄江流域的嵩明、尋甸、官渡、盤龍等4縣(區)成立牛欄江水污染防治工作機構,落實河長責任制,牛欄江流域務必實現工業廢水和工業園區廢水兩個“零排放”;在牛欄江河岸200米以內全面禁養、堅決搬遷畜禽養殖場;在河岸200米以外的水源保護核心區逐步搬遷,限批養殖業項目,未搬遷的畜禽養殖場外排廢水必須達到A標準排放。
明年城市綠地率達到40%
副市長陳勇安排部署了全市雨水、污水、城鄉垃圾資源化利用和園林綠化工作。他說,雖然昆明已經實現“創園”夢,但是今后園林綠化工作將從“見縫插綠”向“規劃建綠”轉變,已經規劃好的城市綠地不得更改用地性質,不得為了增加土地收益而縮小綠地建設面積。
同時,按照三年行動計劃,昆明中心城區要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五年綠地建設總量,在“一主四輔”及石林、晉寧、東川、祿勸等主要城鎮,到2013年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標,實現城市綠地率達到40%,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3平方米。
到2015年,昆明市的新、改、擴建工程項目,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同期配套率必須達到10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60%以上。要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垃圾分類回收、密閉運輸、集中處理體系,推進工業垃圾、農業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0%以上,農業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達到7435噸以上,建筑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達到2.2萬噸以上。
今明兩年要完成綠化37萬畝
副市長李喜表示,目前,主城基本實現市民步行500米即可進入公園,而將用5至10年時間,扭轉昆明水利制約發展的被動局面。
據了解,要完成2013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今明兩年,昆明市要完成綠化面積37萬畝,其中城市、城鎮綠化2.3萬畝。李喜要求,昆明將強化對現有11.8萬畝苗木地基的整理、完善和提升,2015年要發展到30萬畝的規模,形成輻射全省、面向西南的苗木產業體系,把昆明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苗木交易集散和科技研發中心。同時,對未確權發權的荒山、荒坡,全面拉網普查,通過招商引資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綠化。
“十二五”期間,昆明市還將啟動一批水庫建設,加快推進清水海二期工程,對主城防洪基礎設施進行改造,系統整治44個內澇淹水點(片)區。
編輯:孫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