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
隨著鋼鐵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市場上已經形成了寶鋼、首鋼、鞍鋼等年銷售額超500億的超大型的企業,由于規模、技術、管理、資金和理念上的優勢使鋼鐵其成為節能減排的典范。
2008年,匯總鋼鐵行業4913家企業排放污水情況,廢水排放總量約16.1億噸,占全部工業污水排放量的約7.4%,達標排放量為15.3億噸,達標排放率為95.07%,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企業3705個,廢水排放量14.41億噸,占鋼鐵行業廢水排放量的比重為89.5%;鋼鐵行業COD排放總量為13.27萬噸,占全國工業廢水中COD排放總量的3.27%,去除量為33.7萬噸,去除率為71.75%,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企業COD排放量為12.2萬噸,占鋼鐵行業COD排放量的比重為91.96%;氨氮排放量為1.09萬噸,占全國工業廢水中氨氮排放總量的4.08%,去除量為2.86萬噸,去除率為72.34%;行業內污水處理設施5528套,占全國污水處理設施的比為7.02%;設施運行能力為9801萬噸/日,占全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總能力的比為42.8%,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鋼鐵行業水處理設施的設計規模相對較大;設施運行費用為80.78億元,占全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費用的17.84%。
項目情況:
南昌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焦化廢水處理改造工程
南昌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焦化廠現有JN43-80型焦爐63孔,年產焦炭45噸,年產焦爐煤氣1.85億立方米,原有的廢水處理系統采用活性污泥法。該法是80年代焦化行業普遍采用的廢水處理方法,工藝主要包括二級除油、單一好氧曝氣反應器等。活性污泥法對廢水中酚類的去除作用較好(故該法又稱生物脫酚),但對有機污染物中大分子雜環和多環芳香族化合物以及氨氮去除效果差,不能實現焦化廢水的全面穩定達標排放。隨著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政策的加強,對該焦化廢水處理系統進行技術改造十分必要。2003年初,南鋼公司成立了公司級的焦化廢水治理科技攻關小組,并將該課題列入了公司2003年科技攻關項目計劃。在對國內外焦化廢水治理技術和高效微生物技術探討研究。以及對國內焦化企業AO工藝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最終確定采用HSB+A/O生化處理技術對現有水處理設施進行改造,工程于2004年3月開工,2004年10月完工并投入運行,總投資658萬元。
武鋼集團(武漢)廢水處理利用工程
本項目由法國德利滿公司和武漢都市環保公司聯合承建,2008年1月投入使用。項目占地近六萬平方米,設計日處理能力19.2萬噸,工程靜態投資1.7億多元人民幣,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屬國內鋼鐵行業處理能力最大的廢水處理回用工程,其處理工藝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工業廢水處理技術。其后續將投資2億多元人民幣,新建日處理能力達24萬噸的工業港排口廢水處理利用工程,預計2009年底建成投產。
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煉鋼轉爐煙氣除塵污水處理工程
此項目的技術依托單位是大連綠諾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根據轉爐煤氣洗滌水的特點及顆粒粒徑分布特性采用先進可靠的二級沉降方式:一級選用2臺粗顆粒分離機,將洗滌水中粒徑大于60µm的懸浮物除掉;粗顆粒分離機分離水自流入配水系統,泥渣送去燒結;二級選用8臺斜管沉淀罐,主要將洗滌水中粒徑大于10µm的懸浮物除掉,清水送到泵房重新利用,污泥經濃縮機送至脫水車間。采用斜管沉淀罐專利技術、短工藝流程實用新型專利。
該項目處理生產污水1200m3/h,進口污水懸浮物SS≤6000~10000mg/L之間,pH值在7~12,回水溫度一般在50~60℃。整個項目占地面積僅700m2左右。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冶金軋鋼廢水回用工程
此項目的依托單位是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藍星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深度工段(二期)經改造后(在初步設計中為“預處理工段”)主要作用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濁度、色度、油、鐵及其他重金屬離子等雜質;軟化工段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凈化水中的有機物和溶于水中的無機鹽。經預處理工段生產后的凈化水,1100t/h直接送到四泵站勾兌水池,1900t/h送到新建軟水站進行脫鹽處理;軟化工段生產的1050t/h一級脫鹽水送四泵站勾兌水池與凈化水勾兌后,作為凈環水送到用水點,300t/h二級脫鹽水作為中溫中壓鍋爐的補水。
制藥
據了解,制藥廢水是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制藥工業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大多為物化法、化學法、生化法、其他組合工藝等。而傳統的處理方法為化學方法,由于化學藥品昂貴,處理費用較高,企業難以承受,況且化學方法又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較為理想的處理方法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的方法。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是厭氧-好氧組合技術處理制藥廢水。
制藥企業對環保工藝改造意識日漸高漲,我國有關研究部門提出了許多適宜處理制藥廢水的工藝技術。業界專家預計,制藥工業將為達標投入數百億元的環保資金。據環保部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制藥工業總產值占全國GDP不到3%,而污染排放總量則占到了6%,制藥行業更被國家環保部門確定為環境重點治理行業之一。
造紙
造紙業是傳統的用水大戶,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十年內,我國紙業市場供需基本穩定發展。根據相關統計分析,連續8年高達18%的增長率,中國目前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造紙量最大的國家。
根據統計局環境統計數據,2008年我國5759個規模以上造紙及紙制品類企業污水排放量為40.77億立方米,占全國工業總排水量的18.75%;污水達標排放量約為37.5億噸,達標排放率為92%;COD排放量128.78萬噸,占全國總排放量的31.8%,去除量為421.38萬噸,去除率76.58%;氨氮排放量為2.4萬噸,占氨氮排放總量的近9%,去除量約為2.5萬噸,去除率僅51%;行業污水處理設施5417套(占全國污水處理設施總數的比例為6.88%),污水處理能力為2278萬噸/日,運行費用為46.16億元(占全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總費用的比例為10.2%)。
雖然,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下,造紙企業的環境污染治理問題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是總體來講,我國造紙企業仍是國家的污染“大戶”,治理環境污染依然任重道遠。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相對還較欠缺。
部分造紙廢水處理項目介紹
湖南臨湘市國興造紙廠廢水處理項目
臨湘市國興造紙廠是一家小型紙廠,其排放的污水色度高、堿度高,主要是在生產紙漿的過程中需添加NaOH,洗滌液PH值高達11以上,洗漿廢水含大量纖維,造紙廢水亦SS值較高,直接排放對環境將造成很大的污染。工程污水處理量為2000立方米/天。
吉林省延邊晨鳴紙業有限公司廢水處理項目
工程總投資1600萬元,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部分利用原延邊晨鳴紙業有限公司鑄造廠空置廠房,采用水解酸化-UASB反應器-空曝氣工藝,設計處理能力3000噸/天,實際處理能力2400噸/天,對新蒸發污冷凝水、制漿沖洗加熱水等高濃度廢水進行預處理,避免高濃廢水對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的影響,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運行。該工程2007年10月10日投入開工建設,2008年4月30日竣工,6月13日投入試運行。
2008年底,經延邊州環境監測站監測結果表明,經厭氧污水處理工程處理后,COD濃度由8454mg/L降低到807mg/L,BOD5濃度由5558mg/L降低到83mg/L,去除效率分別達90.4%和98.5%,處理效果達到了工程設計要求,滿足了進污水處理廠的條件。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1494mg/L,出口COD濃度322mg/L,其他各工序產生的硫化氫、氨等惡臭氣體經頂部負壓集氣系統收集后送滌氣塔處理后排放,廠界三個監測點硫化氫濃度均為未檢出,氨濃度為0.17-0.27mg/m3之間,均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二級標準要求。
山東晨鳴紙業集團3萬m3/d造紙廢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
山東晨鳴紙業集團3萬立方米造紙廢水深度處理回用項目已采用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開發的制漿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新工藝,經過近5個月的現場1000m3/d造紙廢水深度處理中型試驗,通過參數優化與技術改進,最終落實為該實際工程。
該項目對山東晨鳴紙業集團的排放廢水進行深度處理,處理后廢水CODCr≤60mg/L,色度低于7倍,取代新鮮水用于企業的制漿造紙過程,廢水深度處理費用小于0.7元/立方米。該工程總投資3000萬元,占地1.3萬平方米,是國內首例大規模制漿造紙廢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工程于2007年底投入使用。該項目的建設為山東晨鳴紙業集團節約新鮮水一千萬立方米以上,使晨鳴紙業進一步實現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河南省新密市造紙群工業污水處理廠項目
新密市造紙群工業污水處理廠是國家支持的淮河流域重點工業廢水治理工程規劃項目和省、市重點工程,于2007年6月動工興建。該項目位于新密市大隗鎮河屯村,占地85.5畝,總投資1.957億元。其中污水處理設施投資1.43億元,管網投資0.53億元,設計日處理廢水15萬噸,中水回用10.5萬噸。
采用物化、生化預處理和絮凝、沉淀、過濾、消毒處理三級處理工藝,集中處理新密市規模造紙企業廢水。年可削減COD3285噸,BOD1642噸,SS4927噸,處理后COD濃度控制在40mg/L以下,中水主要用于電廠、造紙及農田灌溉。
該廠已于2009年5月12日開始進水聯機試運行。河南省環保廳于2009年6月8日批準試運行,目前,該廠進出口安裝了自動在線監控設備,設施基本能夠正常運行。從自動在線監控數據看,進口水質COD濃度為100mg/L以下,出口水質COD濃度為40mg/L以下,達到設計排放標準。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行業既是能源和資源生產大戶,也是能源和資源消耗大戶,國家發改委把石化列為五大工業污水排放重點治理行業之一。
2008年,匯總全行業11599家規模以上的企業,共排放污水38.36億噸,占全國工業污水排放量近17.65%;達標排放量為36.16億噸,達標排放率為94.26%;COD排放量51.32萬噸,占全國總排放量的12.68%,去除量163.7萬噸,去除率為76.13%;氨氮排放量為11.21萬噸,占氨氮排放總量的近42%,去除量37.25萬噸,去除率為76.85%。行業內污水處理設施達到12167座,占全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座數的比例近15.46%,當年運行費用為114.75億元,占全部工業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費用的24.62%,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為3855萬噸/日。
近年來,石油化工水處理市場已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的專業水處理公司的參與。目前石化行業的水處理工程項目的主要競爭者以行業內的設計院為主導,國內專業環保公司和國外專業的環保工程公司;水處理運營服務還是以工廠自營為主,已經出現一些國內外的環保服務公司在為石化公司提供水處理設施的運營服務。
部分石油化工廢水處理項目介紹
大連新港含油廢水處理工藝進行改造
大連新港是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公司的成品油和原油碼頭,廢水處理廠是1993年利用全球環保基金和世行貸款的建設項目。現有兩套廢水處理設施:一套處理成品油棧橋壓艙廢水,設計處理能力60萬立方米/年,一套處理原油棧橋壓艙廢水,設計處理能力100萬立方米/年。兩套廢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相同。除油罐1000立方米×2座,以去除大塊浮油,最大過水流量1500立方米/小時,貯水罐5000立方米×2座;斜板隔油池600立方米×2座,過水流量600立方米/小時;平流隔油貯水池7500立方米×2座;生物濾池接受原油和成品油經隔油后二合一的廢水,有效容積1700立方米,過水流量200立方米/小時,貯水罐和平流隔油貯水池用于調節壓艙水間歇排放與斜板隔油池、生物濾池連續進水的流量差。
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場技改工程
東明石化集團污水處理場始建于1988年,處理規模為100立方米/小時,流程采用隔油、兩級部分回流加壓溶氣氣浮、圓形表面曝氣的傳統處理工藝。由于工藝生產裝置的擴建使排水量增加,同時隨著企業環保意識的增強及環保對排污要求的提高,使得現有污水處理工藝及設施已不能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要對現有污水處理工藝及設施進行改造。改造后的處理規模為200立方米/小時。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污水經格柵予處理后由泵提升至調節除油罐進行除油,除油后再流入隔油池進行進一步隔油處理。隔油池出水經一級渦凹氣浮設備處理后依次進入表面曝氣池、推流式曝氣池、二沉池、過濾器再處理,處理后合格污水外排。
本工程中渦凹氣浮設備的占地面積僅為36.15平方米;能耗僅為5.435kW。不但減少了占地面積、節約了投資,還降低了運行費用。
青島廣源發集團公司瀝青廠污水處理工程
青島廣源發集團公司瀝青廠地處青島城陽區,主要生產中海36-1型高級道路瀝青,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石油類、SS及有機污染物,未經處理直接外排對接納水體造成很大污染。
該廠的廢水量為50立方米/小時;水質為COD:600mg/L、SS:300mg/L、含油量為600~800mg/L。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污水經格柵予處理后流入調節池,再由泵提升至波紋斜板隔油池進行隔油處理。隔油池出水經渦凹氣浮設備處理后依次進入生化池、二沉池、過濾器再處理,處理后部分水回用,部分水外排。該污水處理工程已于1999年12月底通過青島環保局驗收。
山東醫藥化工集團PLD-JY兼氧技術工程實例
山東醫藥化工集團投資1890萬元所建的的污水處理廠,是由山東派力迪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交鑰匙污水處理工程,主工藝為:“厭氧-兼氧-好氧生化”,工程于2006年投入使用。該企業在醫藥中間體行業頭孢類原料藥生產居世界前三甲,污水問題一直是困擾該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工程建成后企業得到迅猛發展。
中石化集團廣州分公司工業廢水處理回用項目
中石化集團廣州分公司工業廢水處理回用項目,采用CMF+RO系統處理工業污水,其達到廢水回用目的。
該項目CMF處理系統,其膜組件采用PVDF材質;項目設計處理能力12000T/D,采用PLC控制系統,及連續的實時監測。沖洗系統采用獨特的在線氣水雙洗系統,保證水的連續性和優異的膜通量恢復率。該項目處理系統進水為經除油處理的含油污水。經膜系統處理后出水的濁度為0.055NTU,SS<1mg/L,BOD<2mg/L,CODcr為63mg/L,細菌總數未檢出,SDI值為1.7。該項目是當時CMF國產化設備在國內最大的應用項目。
編輯:孫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