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做客“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采訪直播間,暢談環境服務業發展。
傅濤博士暢談環境服務業發展
設置環境服務業發展主題展覽非常必要
環境服務業發展主題展覽作為“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CIEPEC 2011)”上的重點及亮點之一,吸引了廣大業內人士參觀交流。該主題展覽得到了國家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的大力支持,在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協助下,由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協同15家國內有影響力的環境服務業企業共同參展,實現對環境服務業企業實力的集中展示。
作為環境服務業發展主題展覽的倡導方及主辦方代表,傅濤表示,中國環保產業轉型的序幕已經拉開,將逐漸由以設備為主導的產業形態,向綜合服務形態進行轉型。同時,一批環境服務企業也正在逐漸以服務形態進入產業鏈,然后逐漸展示出其各自的創業模式。由此可見,設置環境服務業發展主題展覽是非常必要的。
國家政策支持環境服務業發展
環境服務業的發展也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繼2010年,環保產業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后,環境保護部也于2011年4月發布《關于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助力環境服務業發展。
傅濤表示,環保產業是一個政策驅動型產業,是一個跟政策密切相關的產業。環保部出臺《指導意見》是落實國務院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決定的舉措,其從加強監管、提高標準、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技術進步角度四個方面,對環保產業發展做出了明確的指示和引導。
環保產業的轉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環境問題越來越復雜,環境保護所面對的環境壓力越來越綜合,越來越大,老百姓對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僅僅靠傳統的手段,環保的基本措施是很難達到當前的環境要求的,所以需要一個跟環境效果密切關聯的產業形態來進行支撐,這個產業是以原來的設備、工程、投資、運營為核心,或者為基礎,直接面向甲方對效果負責,服務的效果來技術計費的產業形態。《指導意見》明確強調了環境服務業在環境產業中的地位。“環境服務業未來發展會達到一個更大的,像美國一樣達到50~60%,這也是當前的一種趨勢。”傅濤說。
環境領域需求如何轉化為市場需求是最大困難!
談及環境服務業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傅濤稱,環境領域需求很多,但如何將其轉化成為市場需求,是當前面臨的最大困難!他解釋說,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對環境的欠帳越來越多,償還這種欠帳需要一種機制,需要調動一種積極性,所以環境服務業發展有幾個重要關鍵節點:
第一,環境受益主體,即責任主體,必須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支付機制和支付的經濟來源。這是環境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第二,服務標準的制定。如果沒有很好的服務標準,那么,服務產生的功效和產出則很難對價,所以服務標準的制定是產業形成一個有效需求轉化成為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影響,是一個量化的基本前提。
第三,對技術集成方案的要求。環境服務的范圍很廣,涉及到的領域,不僅僅是現在產業所涉及到的,比如說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這些領域,其實環保很多都會涉及到服務,這時我們對它技術集成方案的要求,對提供服務水平的要求都會有很大的區分和提高,這就要求專業性。(中國水網)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