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認為,“十二五”開局之年,穩定糧食生產意義重大,而保障糧食安全,必須夯實水利這個基礎性的支撐,大力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增強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具體來說,韓俊提出:一是要統籌推進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設。針對西南地區水資源調蓄能力不足、雨洪資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等突出問題,要以顯著提高區域水資源的利用能力和調節控制能力為核心,建設大中小型水源調蓄工程,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抗御大旱、減輕災害、抗御風險的能力。二是要切實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需要明確農田水利的公益性質,強化政府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推行農戶全過程參與的建設模式,多渠道培養基層農田水利建設和管護技術人才,健全基層水利公共服務機構。三是要加快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增辟水源,興修水利工程,是全面提升農業抗旱減災綜合能力的基礎。加快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建立健全節水灌溉技術服務體系,是提高農業抗旱減災綜合能力的重要內容。推動農業節水利用,要把重點轉到田間,以綜合手段整體推進節水農業全面發展。四是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包括:大幅度增加財政對水利的投入;推動水利投融資機制創新,在中央財政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不足的情況下,應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編輯:孫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