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清華大學和中國水網主辦的2011城市水業戰略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網顧問總編傅濤在主題發言中指出水業改革深化后存在誤區。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網顧問總編傅濤
首先,“保本微利”普遍被曲解。一個保本微利的行業如何能夠對接資本市場如此高的預期?不排斥效率高的服務企業獲高的利潤,這就需要識別誰是好的服務企業。為了讓公眾支付只覆蓋成本,又要讓企業合理收益,就需要建立市政設施運營補貼機制。這就需要談市場化下的政府責任。
其次,水務市場的核心不是投資而是服務。中國水務改革前期的動力是吸引投資,市場化改革后,政府投資責任長期被忽略。當然,提及政府投資的回歸,并不排斥市場機制在運營環節的引入,管人、管事、管資產在水業中總體不適用。傅濤提倡資產與運營管理的分離,讓運營服務完全進入市場。
第三,水務政企關系被普遍誤讀。供水企業能夠對供水服務負全責嗎?污水處理廠是排污主體嗎?污泥處理處置責任主體是誰嗎?水務服務責任體系與電力服務有何不同?城市水業在特許經營體系下的政企關系是怎樣的?
傅濤同與會人士進行了上述探討,并介紹了水業市場變革中演繹的新趨勢。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