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境稅方案成型 兩會后能否“一錘定音”?

時間:2011-03-04 09:4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全新麗

評論(

2011全國“兩會”已經在京召開,在人民網的網絡調查中,環境問題受到了網友們的普遍關注。95%網友認為,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分析污染的主因時,3/4網友認為,是由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地方政府為了經濟效益犧牲環境所致。而對于醞釀中的環境稅,近半網友(47%)支持,認為有利于環境保護。曾有專家表示,最晚在3月底,即全國“兩會”后,關于環境稅的征稅范圍、實施時間以及征管機關,將逐一確立。關于環境稅近期進展,中國水網梳理與整理與分析如下。

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環保部三部委擬定的環境稅方案已成型。從該方案的文本看,環境稅被定位為“獨立的環境稅”,即新增稅種。而鎖定的范圍是,包括SO2、廢水和固體廢物在內的三種污染物,以及CO2。

同時,方案也給出了一個建議稅率:SO2和固體廢棄物的稅率為2元/公斤,廢水(污水)的稅率為1元/噸,CO2的稅率為10元噸。在稅款的歸屬明確提出歸屬地方收入。

該方案的諸多操作內容上,還存在爭議。尤其還未獲得其他部委的認同。

實際上,由于環境稅體系復雜,牽涉的國家部委眾多,僅僅是污染物排放稅和碳稅這兩個稅種,涉及到的部委就至少有6個,即除了財政部、國稅局和環保部,還有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和住建部。在征求意見過程中,相關部委就提出意見:“方案只明確了財政部門、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職責,其他相關部門的職責并未體現。”

各個部門的職責并不明確,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也不清楚,這些問題都是環境稅制定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此外,環境稅制度設計的最終意義考評也在爭議中。即是否是某些部門基于自身利益而產生的征稅沖動?征稅是否能量化出對環境保護的作用?在整體稅負不調整(不減少)的狀況下,征稅是否僅僅體現對企業的增量加稅,而無法體現環境經濟政策對企業所應有的激勵作用。

在整體設計上,該環境稅方案采取了變費為稅的思路,主要是將之前由環保部門收取的排污費變為由稅務部門征收的排污稅。

該方案對環境稅給了一個明確的定義,“擬開征的環境稅是對污染物和CO2排放行為征收的一個獨立稅種”。

而方案里的污染物范疇,與2003年頒布施行的《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中的污染物范圍略有不同,僅包括SO2為代表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而不包括噪聲在內。

起草者在方案中指出,稅率確定的依據主要是污染物的治理成本,比如SO2的實際平均治理成本為1.95元/公斤,廢水的治理成本為1元/噸左右。

由于是變費為稅,那么對于已納入環境稅征稅范圍的污染物,方案明確表示,不再征收相應的排污費,以避免重復收費。

在稅款使用上,與之前諸多專家提議的中央與地方共享不同,方案建議環境稅作為地方稅,主要用于地方環境能力建設和環境保護。

費改稅后,環境稅的總收入要高于排污收費的總量。環保部有關專家表示,上述稅率方案是研究者提出的高、中、低三個方案中的低方案。據此測算,一年排污稅收入大約600億元(目前我國排污收費年征收總額不足200億元),碳稅收入大約為400億元。

也就是說,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計,開征環境稅每年可達1000億元。

該方案提出的環境稅思路即“獨立型環境稅”存在不同意見。

國家發改委專家表示,獨立型的好操作,但從稅制結構優化、減輕企業負擔角度,融入型方案可能更具持久性。

事實上,由于“環境”涉及多部門職能,環境稅的設置自然不能脫離部門間的協調問題。目前,該方案只是明確了財政部門、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職責,其他部門的角色,未能體現出來。如方案顯示,環保部門以監測為主,履行監測、核定等職責,稅務部門負責征收,而財政部門把收取的環境稅納入財政收入體系。發改委、住建部等職能部門的定位則沒有在這個方案上體現出來。

分析:

1、利益糾葛困難多。

環境稅問題受制于包括部門利益糾葛在內的諸多因素,在國內經過多年討論也無定論,各個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也各有各的看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環保部三部委擬定的環境稅方案成型,但是沒有定型,能否在今年“兩會”上最終一錘定音?還存在不確定性。至于環境稅開征的時間,預計最快在“十二五”期間。是以“條例”形式出現,還是以環境稅法形式出現,這也是個問題。
目前看有關部門方案中釋放的信息,主要是體現了先易后難的思路,先開征獨立的環境稅,如硫稅、COD稅等,更復雜的還需更仔細的考量。

2、短期對經濟有負面影響。

環境稅開征,對經濟來說,短期有負面影響,因為會提升物價,增加企業的環保成本(預計2%-5%)。但是對環境保護是積極因素,對長遠的經濟發展也有好的影響:首先是環保經費來源明確了;第二是對經濟領域的環保觸動,使人們切實把環保與經濟活動掛鉤,從而使環保理念與人的活動掛鉤、結合;第三是環境稅如果正式施行,將從源頭上引導企業治理污染、提高工藝、改進管理。

3、四個試點省份江西最積極。

此前提出湖北、湖南、江西、甘肅作為環境稅的試點省份,已被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上報國務院,還沒有得到批復,目前也并無更多省份加入試點省份。畢竟對于這一稅種,持猶疑態度的地方居多,這個以企業作為課稅對象的稅種,勢必遭到一些排污、致污大戶的反對。

在這四個試點省份中,江西省表現最為積極,目前已完成《江西省開征環境稅方案研究》課題攻關。各項準備工作得到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認可,認為江西地稅對環境稅試點工作領導重視,積極主動,措施得力,雖比湖南、湖北起步晚,但工作進展步伐快,效果好。江西省內的說法是,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試點開征環境稅。

江西制定的環境稅試點方案傾向“費改稅”,主要向企業征收,但是并非將所有排污費全盤改為稅,部分項目仍會以收費方式征收,另外,碳稅被排除在外。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