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創模指揮部指揮長馬長青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全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努力,貴陽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重大成效,相繼建成新莊、二橋等16座污水處理廠,全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65.6萬噸,其中城區達到58.05萬噸,在城區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收集處理的同時,還實現了各縣縣城及部分重點城鎮建成污水處理廠的目標,有力地推進了全市化學需氧量污染減排工作。
近期以來,環保部和省環保廳對貴陽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相繼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組在充分肯定貴陽市相關工作成績的同時,中肯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明確提出了整改要求。針對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行存在的問題,貴陽市相關部門按照環保部和省環保廳的要求,及時擬定了《貴陽市污水處理廠整改責任分解表》,明確了相關問題的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
專題會上,馬長青指出,由于截污管網普遍采用清污合流方式,貴陽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進水水質化學需氧量等污染物濃度偏低的問題;由于服務區人口聚集不足,金陽、二橋等部分污水處理廠不存在實際處理水量低于75%運行負荷的問題;另外還存在運行不規范、進出水在線等環保配套監管設施建設不到位等問題,相關問題已對貴陽市順利完成“十一五”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造成了實質影響。馬長青強調,污染減排是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標,是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必須完成的硬性的約束性指標,各級各部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強化措施,狠抓整改落實,確保我市“十一五”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的順利完成。馬長青要求,相關責任單位要嚴格按照《貴陽市污水處理廠整改責任分解表》的要求,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做好整改工作,相關整改任務在10月30日前必須完成,一是強化截污管網建設,切實做好污水收集工作,確保金陽、二橋等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水量盡快達到設計能力75%的國家運行負荷要求;二是切實做好截污管網清污分流工作,盡快實現各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達標,其中重點要做好城區截污管網清污分流,確保新莊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盡快達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三是要采取措施,盡快完成相關污水處理廠進出水在線監測、中央控制平臺等配套環保監管設施建設任務,完成環保“三同時”等相關手續的驗收工作;四是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強化駐廠環保監督員制度,確保相關污水處理廠嚴格按照規范運行,對達不到標準和要求的運管單位,一律更換,確保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