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污泥產量已經成為各國污水處理的巨大負擔,中環水務元水科技公司安屹立總經理在“2010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中強調指出,目前美國年產干污泥800萬噸/年,歐盟為900萬噸/年,越來越嚴厲的法規限制增加了污泥處理的成本。而另一方面,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傳統處置方式如農用、焚燒等受到強烈抵制,污泥的產品市場也是萎縮不前。以上原因都不得不迫使各國尋找污泥處置新途徑和處理的新技術。
因此,對于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選擇,必須要考慮到其實際工程的應用性,以及和傳統技術相比的競爭優勢、發展前景等,特別是應符合能量回收和減排的行業趨勢。據統計,美國供水和污水設施運行電耗為全國總用電3%,市政總用電30%。而傳統污泥消化沼氣發電約為廠耗電30-50%。歐洲是污泥消化設施最多的地區,69%污水廠建有污泥消化和沼氣利用設施,美國的比例僅為19%。近年來,圍繞如何改善污泥消化和沼氣利用產生了很多新技術如Cambi,Crown Biogest,MicroSludge,等。
對于Cambi工藝的特點,安總指出其是由挪威Cambi公司開發,全球業績20個,總處理量可達900噸干泥日,可增加沼氣產量,可將55%~65%有機物轉化為沼氣,而且沼氣中甲烷含量高,H2S少。消化后脫水含固率可高達30~40%,可以減少后續干化等處理費用。愛爾蘭都柏林污水廠采用了Cambi處理工藝,日產污泥100噸干固體,VS去除率大于60%,熱電聯供4MW,消化池容積相當于傳統的1/2,新增干化設施相當于傳統的1/2。
Cambi工藝流程圖
另一種Slurrycarb低溫裂解技術,安總介紹其是美國EnerTech專利技術,開發已經有十年,最初應用于日本,可以說流程和設備較簡單,設計和設備集成模塊化,適用各種規模。美國加州橙郡Rialto污泥碳化廠應用了Slurrycarb低溫裂解技術,設計日處理污泥675濕噸,2009年1月投產,目前已達到設計能力的80%。2007年《華爾街》為該技術頒發了創新獎,2008年獲得Frost&Sullivan杰出環保獎,2009年獲得國際經濟發展協會頒發的環保獎。
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政策的壓力和機制的激勵下,污泥處理新技術層出不窮,特別是有關能源回收和減排技術,這種局面也給了很多中小型企業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新技術在歐美的應用多在近五年發生,還面臨著大規模應用的考驗。安總認為就此而言,我國與歐美基本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基于我國的國情,可以共同探索和開發適合我國現在污泥處理市場、并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技術。
編輯:周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