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新建設的四座污水處理廠目前全部進入試運行階段,它們的運行將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質量。
6月3日,在剛剛投入試運行的喀左縣污水處理廠,廠區通過A/O+濕地的模式,將入廠的污水COD值由300降到60,達到國家一級B類排放標準。本廠的出水口位于喀左縣境內的大凌河主流與西支交匯處,污水處理的達標排放將極大改善周邊及下游的水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A/O+濕地的模式是指城市污水通過地下排水系統進入污水管網,匯集到污水處理廠,通過粗、細格柵、沉砂、生化過濾和泥水分離等步驟流入這個即將建成的50畝濕地,在濕地的過濾凈化后水質就達到了城市用水標準,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江河。水質達到國家一級B類排放標準,意味著經過該廠排出的水質接近城市用水的指標,將有效地改善城市的衛生狀況和人民群眾的居住生活環境。
目前,喀左縣城日排污水量在八千至一萬噸之間,而喀左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為1萬五千噸,這就為日后的城市發展擴建做好充分準備。
凌源市、北票市和建平縣的三座污水處理廠也在同期開始了試運行。其中凌源市、北票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是每日5萬噸,建平縣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是每日3萬噸。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不斷增強,對城市公共衛生安全與人居環境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越來越肩負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任。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