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行業時評:中國污水處理邁向新階段

時間:2010-06-03 13:27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鐘為鳴 劉永麗

評論(

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水網承辦的“城市污水和重點工業廢水脫氮除磷污染防治技術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會議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產業指導處王開宇處長主持,副司長劉志全致辭,介紹了此次會議的相關背景。中國工程院劉鴻亮院士做了題為《國內外脫氮除磷技術發展概況》的主旨報告。在為期兩天的會議當中,圍繞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中脫氮除磷技術主題,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中央和地方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企業界專家教授做了技術報告并參與討論。聞訊而來的科研和產業界科技工作者超出會議組織方預期,使得會場爆滿,表明社會各界有關人士對此次會議十分重視。

一、研討會背景

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引起的氮、磷污染,是導致我國江河湖海富營養化現象頻發的主要原因。“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實施節能減排規劃,污染物減排主要考核指標是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削減10%和水體污染物指標COD削減10%。依目前態勢來看,“十一五”污染物減排目標是可能實現的,從而成為我國環保史上的重大突破。但是,據環境監測反映,目前氮磷污染物質,氨氮已經超過總磷和高錳酸鹽指數,成為主要污染因素。對河流污染情況分析,各污染指標排序為:氨氮、總磷、高錳酸鹽指數(COD)、糞大腸菌。湖泊各污染指標排序則是:總氮、總磷、高錳酸鹽指數。這就說明,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總體還將加劇,總體水體質量仍呈惡化趨勢。在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即將取得歷史性突破之際,面對如此態勢,下一階段如何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二五”總量控制要不要選擇氮磷作為考核指標?怎么制定控制標準?國內外除磷脫氮技術發展態勢如何?這些都是此次會議要討論的議題。

為切實控制水體富營養化,改善水質,必須加強我國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有效運行,削減排入水體的氮磷含量。為此,國家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正在組織制訂城市污水、重點工業廢水脫氮除磷污染防治的技術導則和規范等技術指導文件。此次會議的召開,正是為配合技術指導文件的制定,促進國內不同污、廢水脫氮除磷技術的交流和討論,促進我國污、廢水脫氮除磷的技術進步。

二、專家觀點

會上各專家教授報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達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參會業內人士積極參與了討論。

1. 全面合理地制定排放標準,為脫氮除磷提供可行的準則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認為現行標準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排放限值不能“一刀切”,太湖、滇池、巢湖、三峽等敏感流域執行一級A標準是不夠的,而長江等入海口不是海灣的重點流域是否也需執行一級A標準還有待研究。二是評價方法不明確。現行的排放標準沒有評價方法,一個評價方法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1)明確的排放限值;(2)明確取樣監測方法;(3)對達標率的規定。由于這些問題沒有明確,各地在監管運營過程中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做,往往出現很多問題。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鄭興燦介紹說,由于我國城鎮污水水質水量的變化較大、污水碳氮比普遍偏低、進水無機懸浮固體普遍偏高,再加上低水溫和工業廢水的影響,要想持續穩定達標比較難。

清華大學王凱軍教授也指出一級A部分指標的科學性存在問題,目前一級A在很多地方已經實施,但是原標準中一級A的本意是水回用的平臺,而不是作為排放標準;2006年環保總局下發通知,作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流域執行,然后提出修改單;太湖流域、松花江流域等重點流域(全國)都正在進行一級A的污水處理廠改造或建設。

王凱軍對排放達標的準則提出了疑問,什么叫達標?怎么判定達標?在標準中雖然確定了取樣方法和監測方法,但沒有明確如何才算達標和不達標(在編制說明中給出了月需達到達標率90%)。上述問題涉及到實際環保檢查中瞬時樣,建設部規定考核要求90%達標率;與環保部監測方法中取樣和保存不一致的問題;給標準的執行帶來了困難和困惑。標準值的確定還涉及日平均、周平均和月年平均的時間跨度問題。

2. 先運營優化,后提標改造

王洪臣認為從水量角度考慮,全國2000多座污水處理廠中沒有脫氮除磷設施的污水處理廠不會超過20%。因此,“十二五”的一個重點任務是使建成的脫氮除磷設施有效發揮功能。而我國現有的粗放式運行管理水準距離高效脫氮除磷還很遙遠。在運營優化或提標改造中,應優先考慮采用A2/O的各種變型工藝,降低改造幅度。A2/O工藝的各種變型工藝是國際上20年的研究與實踐的積累。跳過這些科研成果不用而去大投入開發應用新工藝,是個很大的遺憾!

清華大學施漢昌教授表示,目前,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的推薦工藝主要有A2/O 工藝與氧化溝工藝。通過升級改造,提高運行人員素質,可有效提高工藝處理能力。但升級改造投資高,在資源有限時,對升級改造的標準、范圍需要有所選擇。與此同時,排水管網的正常運行,是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的保障,因此需要進行配套的升級和改造,也要增加投入。

江蘇省節水辦總工何伶俊根據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經驗,提出了提標改造的技術原則:先優化運行,后工程措施;先內部碳源,后外加碳源;先生物除磷,后化學除磷。此外,工業廢水、冬季低溫以及碳源都是影響氮磷穩定達標的重要因素,需要深入研究。

3. 應加強研究和控制農業面源、城市面源對水體環境的污染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標準所所長武雪芳介紹了我國氨氮排放源的概況,他指出,據統計,在我國生活源和農業源是氨氮的主要排放源,二者占氨氮排放總量的比例達到40%以上。農業源以畜禽養殖業為主,種植業與農村生活等農村面源的氨氮排放量也較高。其中規模化畜禽養殖等個別污染源達標率低,需要重點關注。

從氨氮排放的重點污染源來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達標率較高,生活源氨氮排放量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國城鎮生活污水廠的處理率仍需進一步提高。畜禽養殖業達標率低的現象比較普遍和突出,絕大多數畜禽養殖業未能有效執行標準是造成污染嚴重的首要原因,必須嚴加控制。

建議與農業部聯合制定種植業化肥、農藥施用方面的有關政策、標準和規范。嚴控化肥、農藥濫用、超量使用,推廣根據土壤肥力檢測結果合理使用化費的技術,增加有機肥使用比例,提倡施用緩釋或控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4. 應充分考慮經濟可行性,設定優先序

何伶俊強調,實現一級A達標,代價是昂貴的。從一級B提高到一級A,COD只是多實現了10mg/L的降解,一般情況下,一級B的污水處理廠廠區投資1500元/立方米,而要實現提標,每立方米的投入是600-800元。相當于花費建設一個新廠將近一半的代價,只削減了10mg/LCOD!

從運行環節上看,代價也是非常昂貴的。有很多污水處理廠采用BOT模式運作,一級B標準下,政府支付給運營商的污水處理服務費為0.8元/立方米左右;實現了一級A提標以后,增加的運營成本大概是0.2元,幅度也是非常大的。

從碳源角度也一樣,污水處理廠碳源不夠的話,運營成本還要高。

毋庸置疑,太湖地區環境非常敏感,有提標改造的需求。那么是不是要在全國設立同樣的標準、全面鋪開?何伶俊認為,如果不是環境敏感地區,如果沒有實現污水處理的“全覆蓋”,如果沒有全面的雨污分流,“一刀切”搞一級A有待商榷。

清華大學教授左劍惡則提出,脫氮除磷的最根本目的是保證河流、湖泊不致于富營養化。總磷控制比較容易,代價也不高,而總氮則比較難控制。那么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是不是應該考慮優先順序,比如先控制總磷,后控制氮;先控制氨氮,后控制總氮。

5. 加強對工業廢水中氨氮的控制

據統計,2007年,工業源氨氮排放量占我國氨氮排放總量的15%左右,但工業源氨氮排放量及其在氨氮排放總量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

何伶俊提出工業廢水中有些不可降解的COD,這部分COD進到污水處理廠里后,使得污水處理廠增加了不能達標的風險,對氮磷的達標排放亦有影響。何伶俊呼吁,一級A提標以后,對工業污染源頭控制必須擺放到重要的日程上來。要加強源頭控制,同時,不能簡單地以濃度控制,對污染物的構成也要考慮。

其它專家亦認為工業廢水對于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的影響不可忽視,應當防范工業廢水對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的沖擊,以及其對污水處理設施本身造成的損害。

三、中國污水處理將進入新的階段

科學發展觀使我國政治綠色化更加顯著。環境保護不僅是政治旗幟,而且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依托。具體到水環境保護,我們有過“讓人民喝上放心的水”的口號,那么我們同樣可以有“讓水體恢復它本來的潔凈容顏”的表達人們更高要求的新口號。縱觀此次會議的背景、內容,及由此給污水處理行業帶來導向性的影響,我們隱約感覺到,中國污水處理將要進入新的階段。新的階段將賦予污水處理行業如下的特征:

(1)更高的處理要求。這是由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使然。當支付了巨大環境成本、以水體普遍變黑發臭為沉重代價取得經濟長足發展之后,人民提出了還我優美環境的要求,熱切盼望江河湖海水質回歸本來面貌,成為山清水秀的組成部分。這必然對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對整個污水處理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運營操作更精細。不可否認,當前我國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的運營仍然處于非常粗放的狀態。正如王洪臣教授評點我國污水處理廠硝化效果普遍很好時所說,如此好的硝化效果從何而來?是“懶惰”所為。具體來講有三個原因,一是不控制溶解氧,溶解氧(DO)極高;二是不按時足量排泥,泥齡(SRT)極高;三是不根據負荷調整投運設施,水力停留時間(HRT)極高。他指出,我國現有的高度定性運行管理水準距離高效脫氮除磷還很遙遠。而在會上彭永臻教授做技術報告回答問題時表示,應對工藝流程中重要參數實時監控才好因應,保證處理效果。并表示,現在實時監控各參數技術越來越成熟、可行了。從正反兩方面講,運營操作更趨精細既很必要,有很可行。

(3)節能降耗。眾所周知,如果不考慮成本代價,成份多復雜的污水都可以處理成純凈水。“低碳”一詞已經風靡全球,人類經濟發展已經戴上了這個光環或者叫做“緊箍咒”。污水處理也得低碳化。在我國,大規模上污水處理項目設施的時代即將過去,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抓運營管理、抓績效。所以,未來污水處理技術發展方向一定是節能降耗,在要求的出水水質下,追求污水處理技術更加節能、消耗更少。

此外,更高的要求,更先進的技術,勢必會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這也是此次會議有眾多水處理產業界人士擁躉的原因。水體污染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治理污染、恢復水體水質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受污染湖泊水質的修復,更是漫長,日本的琵琶湖,水質修復已經花了80多年。我們也不可奢望經過“十二五”一個五年期努力,我國的江河湖海水質能好到哪里去。不管怎么說,知恥而后勇總是對的。明確了方向并一步一步向前邁進,美好的目標終有一天會達到。

編輯:姚森婧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