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保、健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國內政策、技術環境也在不斷演化發展,對水處理和凈水領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聲日漸走高的膜技術、膜市場優勢日漸凸顯,越來越受到水業人士的追捧。早在20世紀90年代左右,一批睿智的國際投資人開始進入中國膜市場,中國膜市場也開始正式進入了國際視野,在全球性的舞臺上嶄露頭角。
“中國膜市場并不落后國際市場,技術和價格并不是最大的問題,關鍵在于觀念和投資方式的轉變。” 陶氏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業務部大中華區商務總監王曉蘭日前表示,“面對全球性的安全水資源匱乏這一“剛性需求”,需要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才能應對挑戰,需要更多的技術、系統的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中國作為陶氏的第二大市場,水處理業務是陶氏在中國開展的重要業務,陶氏愿通過自身產品的優化升級與國內同行們一起努力推進和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
超濾集成裝置亮劍國展 品質卓越惹關注
10月14日,陶氏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業務部在“2009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膜與水處理技術暨裝備展覽會”上展示其在水處理領域的又一卓越成果—— 陶氏超濾集成裝置。這一產品一經亮相,立即引來了眾多專業觀眾和媒體的關注。陶氏展臺前人流攢動,氣氛熱鬧。
圖為陶氏展臺 氣氛熱鬧 專業觀眾交流熱烈
王曉蘭女士介紹,新產品-陶氏超濾集成裝置來源于200多個成功應用案例的結晶,優中選優,總結了長期積累的豐富的水處理工程應用經驗和強大卓越的裝配能力,從而集成了創新性能優越的陶氏超濾裝置。高品質的核心元件、智能化的自控系統、構造精巧、外觀精美、個性化的配置是這款新產品的主要特點,王曉蘭強調,“安裝便捷和高性價比則是這款超濾裝置的人性化設計的兩大賣點。”
據了解,陶氏超濾集成裝置以陶氏超濾膜為核心元件,憑借陶氏高標準的設計能力和精湛的裝配工藝組裝而成。可以應用于海水淡化預處理;市政廢水回用處理;工業廢水回用處理;微污染水源水制備自來水(直飲水);高污染或富營養化地表水處理;受污染地下水或海水倒灌區回注水處理等領域。
以技術為基礎 注重研發 不斷創新
那么,陶氏不斷創新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呢?是強大的研發實力。依靠陶氏全球研發平臺,創新超濾技術,開發應用領域水質全分析和快速檢測,復雜污染物全面剖析特種水源處理和回用的現場中試服務。陶氏一直對研發給予高度的關注和支持,在中國上海,陶氏成立了其在全球最大的整合型研發中心—上海陶氏中心,標志著陶氏在推動水處理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研發實力進一步加強。據了解,目前這一研發中心運營良好,為中國的水處理提供膜測試、離子交換、超濾等技術支持,將全球經驗進行整合和分享,不斷拓寬思路,王曉蘭女士表示非常歡迎同行們進行實地考察和交流。
卓越的產品、專業的團隊、本土化能力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也是陶氏一直以來“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膜市場容量很大,國內膜市場競爭無序也給陶氏提出了新的挑戰。王曉蘭女士指出,一定要有好的產品、好的團隊、本土化的戰略研究,不斷提升產品的性價比才能取得進步。
農村飲用水: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據悉,國家有關部門已將發展膜技術、膜材料列入培育新型產業的規劃中。相關政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膜技術在經濟發達地區廢水處理領域的推廣。此外,中國政府下決心要投資改善農村飲用水,中國農村飲用水龐大的市場也逐步打開歡迎的大門。
陶氏水處理技術在中國的應用經歷了從工業推廣發展 - 到城市廢水回收利用 - 到家庭飲用水 - 農村用水階段。在此期間,陶氏一直緊跟中國國情,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不斷提升本土化能力。陶氏非常關注中國農村飲用水,希望參與到改善中國農村飲用水的項目之中。而日前推出的新產品-陶氏超濾裝置的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保障和產品儲備。
公益活動:“Live Earth Run for Water”感恩回饋 快樂啟程
陶氏懷抱感恩之心,積極履行其企業社會公民的責任,主動回饋社會。為了呼吁人們關注嚴峻的安全飲用水問題并籌募善款,陶氏2007年贊助了“藍色星球長跑”活動,這是全球第一個環球接力長跑項目,這一公益活動也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幾天前(10月14日),陶氏宣布計劃開展全球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環保活動“陶氏Live Earth Run for Water”活動,以幫助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王曉蘭女士也激動地與同行分享了這一好消息。據了解,該項活動將于2010年4月18日舉行,在24小時里,包括中國香港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將舉行一系列活動,包括6公里長跑/健行、演唱會和水資源保護教育等,以呼吁全球人民同心協力解決水危機,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注安全飲用水的行列中來。據悉,在世界各地,參與這項活動并建立伙伴關系的非政府組織在不斷增加。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