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全國設市城市及縣城(城關鎮)供水水質全面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日期正漸行漸近。為保證供水水質全面達標,各地水廠的升級改造工程都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其中有兩個水廠的升級改造工程頗為搶眼:其一是PVC合金超濾膜與短流程凈水工藝精彩“聯袂”進行升級改造的南通蘆涇水廠;另一則為創下PVC合金超濾膜在水廠升級改造中最大處理能力記錄的日處理能力為10萬噸的東營南郊水廠。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以上兩個水廠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PVC合金超濾膜作為升級改造的“主角”,PVC合金超濾膜如此受歡迎,究竟優勢何在?曾經傳出應用PVC合金超濾膜,噸水處理成本僅為0.13元,如此低價曾顛覆了許多人記憶中“談膜必言高價”的印象,那么PVC合金超濾膜低價的秘笈又是什么呢?
近日,中國水網記者帶著諸多疑問,采訪了PVC合金超濾膜的創始人——立昇企業董事長陳良剛。
價格不是關鍵,質量才是核心問題!
“噸水0.13元的處理成本太不可思議了,價格昂貴一直是膜技術難以實現大規模應用的重要瓶頸,那么PVC合金超濾膜是如何做到低價的呢?”面對中國水網記者率先拋出的對PVC合金超濾膜處理成本低的困惑,陳良剛爽朗地笑了笑,轉而又一本正經地說,“問題不在價格,而在質量。膜的質量才是核心問題!”
陳良剛表示,膜的價格取決于膜的質量,低價格正是來自于高質量。
說到膜的質量,則必談及膜的抗污染能力。首先,膜的抗污染能力決定著膜的清洗周期和藥洗周期。“膜的抗污能力強,則意味著膜的清洗周期和藥洗周期長,也就意味著膜的壽命長,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陳良剛說,“像應用PVC合金超濾膜已成功運行三年的臺灣高雄拷潭凈水廠,膜清洗周期平均為4-5個月,三年內沒有斷過一根膜!”陳良剛談吐之間流露出一種自豪。
同樣,膜的抗污染能力也決定著預處理工藝的選擇。如果膜的抗污染能力差,就意味著需要加長預處理工藝以滿足膜的水質的要求,而預處理工藝的加長無疑就會增加成本。“正是由于PVC合金超濾膜的抗污染能力強,在南通蘆涇水廠才會應用短流程工藝。”陳良剛說。同時,他還自信地表示,對于滿足水質要求的源水,應用立昇膜時不做任何預處理都沒有問題。
PVC合金超濾膜具備大規模產業化能力
談及PVC合金超濾膜的優勢,陳良剛表示,相比于其他材料的膜,PVC合金超膜更具備大規模產業化的能力。據陳良剛介紹,目前對于PVC材料理化性能的研究已相對透徹,針對其不耐溫、不耐光、疏水、柔韌性較差等弱勢均已在膜領域的應用中進行了規避。
首先,膜的應用過程是并不需要高溫和光照的環境。此外,合金的添加也使其疏水和柔韌性差的問題迎刃而解。
膜技術將成為供水處理領域的革命性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曾提出,第三代城市飲用水凈化工藝將以超濾為核心技術。在交談中,陳良剛也表示,膜技術將是供水處理領域的革命性技術,膜技術成為自來水行業最主要的技術將勢不可擋!
他解釋說,首先從生物安全性角度來講,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和膜技術相媲美;而對于行業人士廣泛擔心的價格昂貴和可靠性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質量問題。對于立昇膜的質量,陳良剛信心十足地表示“質量沒有問題!而且立昇今后還將把膜做得更可靠、抗污染能力更強!”(中國水網)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