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產水量為10萬噸/天的山東東營南郊水廠水質改善工程已開工建設,此工程將成為我國首個浸沒式PVC合金超濾膜技術的大型水廠改造案例。
國家衛生部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將于2012年全面推行,檢測指標由35項增至106項;與此同時,我國諸多水源污染狀況卻日趨復雜。水質需求提升與水源水質惡化之間日趨突出的矛盾對水質凈化處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迫切需求。以超濾為代表的膜技術在飲用水領域應用與創新,為解決這一需求提供了先進的手段。
當前,我國自來水廠有95%以上為傳統工藝,在濁度、細菌病毒、藻類、消毒副產物等方面存在問題,絕大多數水廠都需要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針對老水廠技術改造,立升企業于2006年開發的浸沒式PVC合金超濾膜技術,經過3年多的測試、中試及工程實踐,已在國內外多個水處理工程中成功應用。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介紹,浸沒式超濾膜技術屬世界先進水處理技術,但在國內水廠建設和改造中應用較少,且規模不大。目前,該項技術用于10萬噸以上規模的自來水廠在我國尚屬首次。南郊水廠水質改善工程建成后,將成為國內工藝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應用浸沒式超濾膜技術的自來水廠。
南郊水廠水源取自引黃水庫(南郊水庫),此水源主要表現為耗氧量、藻類、低溫低濁等水質問題。針對原水水質特點,南郊水廠水質改善工程采用高錳酸鉀預氧化(或粉末炭)+混凝沉淀+沙濾+超濾處理的組合工藝,該工藝可全面解決微生物、有機物、耗氧量超標以及異味和口感問題。其中浸沒式超濾膜處理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凈水單元。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軍表示,浸沒式超濾膜技術適合應用于水廠升級改造,因為可利用現有沉淀池的空間和原水水頭;運行起來不會大規模動用運行設備。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黃霞也表示,由于只需將膜組件浸沒在沉淀池中,所以浸沒式超濾膜技術便于水廠改造而且可以相對節約成本。
以浸沒式PVC合金超濾膜為核心技術的南郊水廠水質改造工程,為我國老水廠改造和新建水廠提供了成熟的解決方案,為實現水質達標開拓了嶄新的思路。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