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國內部分污泥干化技術最新介紹

時間:2009-06-29 14:47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周蕓

評論(

  
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項目中心技術總監杭世珺發言

  “我國雖然借鑒了國際上很多污泥處理、處置的經驗,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經濟的原因,污泥的處理、處置除了填埋以外還是非常少的,什么技術才是最好的也很難說”2009年6月26日由中國水網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2009水業技術高級論壇”上,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項目中心技術總監杭世珺如是說。并主要介紹了最近考察的上海、浙江一帶國內自主開發、并且已經在運行的污泥處理工藝及技術,特別是污泥的干化處理。  

污泥堿化穩定技術
   
  處理廠的脫水污泥出來后,加入少量的石灰和氨基磺酸,充分混合后經過反應器,在由低溫至高溫的過程,通過石灰的作用使得污泥粒徑含水率減少,進來的污泥含水率是80%-83%,出來的含水率可以達到70%以下(指在生石灰的添加量在10%的情況下,不同的石灰添加量處來的污泥含水率也是不同的),堆放一周后經自然干化含水率可降到60%以下。本工藝處理后的污泥可用作垃圾填埋場的覆蓋土;因為是堿性處理,pH值很高,可以降低臭氣味、病原菌和蛔蟲卵基本得到處理、而且對重金屬的去除有非常好的作用。


污泥堿化穩定技術工藝流程圖
  

  案例分析:上海嘉定大眾污水處理廠,處理剩余污泥96噸/天,反應時間30分鐘,70℃高溫消毒,pH≥12,處理后污泥不僅達到GB18918-2002的相應標準(即有機物分解率>40%、含水率≤65%),并達到美國EPACFR40 Part503標準中的A級標準。采用的是施維英 BIOSETTM污泥堿化穩定技術設備,投資500萬元,即處理單方污泥工程投資約5.2萬元/t(WS83%),運行成本(不計折舊)約60元/t(WS83%);

  討論及建議:該工藝處理后污泥pH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續利用,建議進一步考慮與后續處置工藝的銜接,擴大處置途徑;該工藝在石灰投加量10%時,處理后污泥含水率在70%左右,還未能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混合填埋泥質》標準要求。必須經自然堆放7天左右后,含水率才可降低到60%左右。建議進一步改進技術,對不同石灰摻混量條件下出料污泥的含水率、 pH值、熱值、重金屬含量、殺菌效果、廢氣排放、浸水試驗及運行成本等進行深入研究。

 污泥固態處理高溫好氧發酵技術
   
  該技術目前沒有穩定的生產業績,還在生產性的試驗階段,但污泥脫水后與添加生物質進行混合攪拌,攪拌器非常好,而且在與添加物質1:1的混合條件下,攪拌后小于2公分;雙層料倉,占地小;自動化程度高,堆肥過程中氧能擴散到污泥顆粒內部,不發生厭氧,一次發酵不需翻垛,產生臭氣較少;利用發酵腐熟了的污泥(即堆肥產品)作混合料及覆蓋層,起到生物吸附和脫臭作用;處理過程中沒有污泥儲坑,污泥不落地,減少臭氣發生源;污泥最終處置可用于農用、園林綠化、填埋場覆蓋土等。工程投資約18萬元/t(WS80%)、運行成本(含折舊)約180元/t(WS80%)、占地40m2/t(WS80%)(以日處理200m3濕污泥為例)。
   
  工程應用:該技術已在上海嘉定、青浦區進行中試試驗。目前該技術正在上海投建,但還未運行。
   
  建議及討論:對“發酵槽內80%含水率的污泥摻混后可堆放2米高、透氣性又好,壓力損失較小”等問題做進一步研究;對“減量化程度、兩次發酵水份去除率、有機質含量及C/N比”等參數做進一步研究核實,便于技術推廣。

污泥強力擠壓脫水技術
   
  如果強力脫水能夠把污泥處理得很好,污泥后續處理就簡單得多了,含水率80%的脫水污泥進入污泥料倉后加入少量的添加劑,目前由于需要供給發電廠,所以添加了煤矸石,通過分配器進入脫水機濾袋,液壓系統約300公斤,鋪平后泥面上的壓力大約是25公斤/平方公分,通過5分鐘的擠壓脫水,處理后的泥的含水率可達60%以下。其特點是機械能能夠產生高壓,完全利用機械能的作用,直接作用在濕污泥上可以快速的脫水;不使用熱源、不需加熱,沒有溫室氣體產生;設備封閉不會使污泥外溢,臭氣集中處理避免了二次污染;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模塊式組裝;濾后水自動沖洗濾板,無需外接水源。
   
  案例分析:該技術已在珠海、紹興等地進行生產性試驗,尚缺少一定規模的工程應用。紹興污水處理廠(含工業廢水80%,工業廢水中含印染廢水90%)生產性試驗。工程投資約8-10萬元/t(WS80%)、運行成本(不含折舊)約80元/t(WS80%)、占地約3m2/t(WS80%)(以日處理50m3濕污泥為例)。
   
  討論及建議:處理裝置全封閉,宜對設備維修、清理等方面進行探討及改進;進一步對生活污水為主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進行試驗研究,總結運行方式及關鍵工藝參數(如添加調理劑的種類與數量等),便于推廣應用;該設備是對污水處理廠經濃縮脫水后的污泥進行二次脫水,宜設置在污水處理廠內,與廠內污泥脫水緊密銜接。

  杭總還介紹了在曝氣池中投放水蚯蚓的“水蚯蚓生物消化污泥技術”,通過食物鏈的作用在污水處理中首先減量化,節省了二沉池及后續污泥處理系統,可節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約30%;采用加藥機械脫水的“污泥深度脫水技術”;“污泥噴霧干化+回轉式焚燒爐集成干化焚燒技術”,該工藝的噴霧干燥塔屬自主設計制造,其中污泥噴頭具有專利,噴頭的噴射效果直接影響后續污泥干燥程度;“污泥空心漿葉式干化機+異重流化床焚燒技術”,該集成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主要設備實現國產化,相比國外引進技術,投資成本更低。

編輯:周蕓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