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廠污泥問題逐漸成為焦點的時候,有沒有人試想一下,如果污水處理過程中不排泥,結果會怎樣?對污水處理行業是好事還是壞事?又會對逐漸形成規模、前景日見明朗的污泥產業帶來哪些沖擊?
6月4日,中國水網記者在參加由環境保護部與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暨會議(CIEPEC2009)時,發現了一家名為“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打出了“污水處理基本不排泥”的口號。
圖為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展臺
據公司副總經理曹解軍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污水處理與回用一體化設備--“金牌中水器”(4S-MBR)目前已經開發成功,有多處成功應用案例,并遠銷海外。4S-MBR技術是在金達萊公司自主原創(國內外)特性菌MBR工藝基礎上應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得出的綜合性優益技術,其中4S代表同步:污水污泥處理同步、污水處理與回用同步、脫氮除磷同步、節能高效同步。金牌中水器實現了比集中式更高效,比常規分散式更集約的特點,突破了“集中式污水處理廠”之難:污水收集難、污水回用難、污泥處理難,同時克服了“常規分散式處理技術”之弊:不容易形成規模化、無法實現無人值守(因需處理污泥)、難以實現穩定運行。可廣泛用于節能減排、鄉鎮農村、住宅小區、風景名勝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機場、學校、碼頭等。
圖為金牌中水器(處理量200m3/d)模型展示,處理完的水直接養魚
典型工程有:新建縣禮步湖排污口污水處理及回用于湖水補給項目,處理規模為200m3/d、江西維雀乳業有限公司廢水處理及回用項目,處理規模為100m3/d,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老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及回用項目,處理規模為1100m3/d,大保高速公路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處理規模為150m3/d、南昌揚子洲新村生活污水處理及回用項目、常州武進區孔嘉鎮坂上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處理規模為100m3/d。
記者了解,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冊資金3111萬元,占地面積50畝,其下設有:研發中心、設計院、實驗大廳、會議中心、試驗工廠等多個部門,擁有專利技術成果52項、獲省部級科技獎3項,公司是國家環境保護電子電鍍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南昌市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中國水網 呂春香報道)
編輯:呂春香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