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暨會議開幕典禮
由環境保護部與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暨會議(CIEPEC2009)于6月3日上午9:30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林文漪出席開幕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致歡迎詞。開幕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和貴賓參觀展會。
周生賢部長致歡迎詞
周生賢部長介紹了中國環境保護的總體狀況。他在致辭中說,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要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去年九月,總書記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的戰略高度,為新時期的環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溫家寶總理在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關鍵是要加快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這是環境保護方向性、戰略性、歷史性的轉變。
周生賢部長說,近幾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環保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就2008年而言,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污染減排首次實現任務完成進度趕上時間進度?;瘜W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別減少4.42%和5.95%,比2005年分別減少6.61%和8.95%。第二,能源消耗大幅度下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比2005年下降10.08%。第三,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各流域水質狀況均略有改善,地表水中高錳酸鹽指數年平均濃度為5.7毫克/升,第一次達到III類水質標準;環保重點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0.04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7個百分點,比2005年下降15.8個百分點。
他強調,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尚未見底,中國經濟也受到嚴重沖擊。從我國經濟運行情況看,今年一季度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形勢比預料的好,擴內需、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但是,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內外部環境依然十分嚴峻。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政府絲毫不放松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對環境保護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堅決不要搞簡單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兩高一資”和產能過剩的項目;既要把應對危機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機遇,又要當成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的機遇,強調保持經濟增長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把加強環境保護、振興環保產業當作克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把生態環境建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最后,周生賢部長表示:環保產業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和物質保障,也是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情況下,推動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強勁“引擎”。中國的環保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市場需求旺盛,前景十分廣闊。發展環保產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堅持自主創新,積極研發高效實用的環境治理技術,突破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必須積極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資金少、環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必須努力建設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骨干企業,推動環保產業全面升級,盡快形成一個門類齊全、裝備先進、富有活力的環保產業體系。我相信,本屆展覽會一定能夠成為世界各國環保企業的交流平臺,促進環保產業取得新的發展;成為中國環保產業對外開放的窗口,推動中國環保事業取得新的進步;成為環保界人士的一場盛會,共同譜寫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新篇章!
本屆展會以“節能減排 和諧發展”為主題,展出范圍包括大氣、水、固廢、噪聲污染防治技術與設備、環境監測與分析儀器、生態恢復與保護技術、清潔生產技術、清潔能源及節能技術與產品、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技術產品、環境友好產品及環境服務業等。
展會期間將同期舉辦多種形式的會議報告約50場次,包括:環保產業政策報告會、行業發展報告會、先進技術推廣會、國內外企業技術交流會、相關行業的論壇、洽談會、推介會,國外機構舉辦的“國家日”等活動。(中國水網現場報道)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