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消息,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日,也是中國第一個“防災減災日”。 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河海大學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辦,掛靠在河海大學的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抗震防災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全國水工抗震防災學術交流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水利水電設計、施工、管理單位的15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秘書長李菊根主持,河海大學副校長朱躍龍致辭,全體與會人員向在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一分鐘。
學術報告會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抗震防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河海大學張燎軍教授主持。清華大學張楚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林皋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李敏教授代表陳厚群院士、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仁昆教授、河海大學水電學院副院長李同春教授分別作了題為《汶川地震后我國高壩抗震標準問題》、《汶川大地震中大壩災害與大壩抗震安全分析》、《關于高壩大庫與水庫地震的有關問題》、《沙牌拱壩經受了汶川強地震考驗》、《大壩及邊坡抗震能力分析方法的思考》的報告。
通過會議交流和研討,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汶川大地震對震區水利水電工程造成了嚴重影響,但同時也為我們的工程建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對震區水利水電工程進行科學的調查、分析和總結,加強防震抗震研究,開展學術研討和交流,提高工程建設和管理水平,對中國乃至世界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