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日前召開環境保護四大專項整治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江西省副省長孫剛指出,要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使環境違法企業罰沒成本高于違法成本,真正對違法企業起到震懾作用。充分發揮排污費的經濟杠桿作用,推動企業主動減排。
促減排,啟動四大專項整治行動
江西省“十一五”前3年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指標完成情況落后于全國總體進度,減排形勢十分嚴峻。
江西省環保廳廳長鄧興明通報了今年一季度減排審核情況,全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指標進度均落后于時間要求。主要存在3方面問題:主要減排工程項目建設進展不快;部分企業對減排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管理不規范;減排責任制落實不夠。江西省政府將今年的減排目標確定為: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較上年下降2%。
為確保任務如期完成,江西省政府決定組織開展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減排、“五河一湖”及東江源頭周邊地區水環境安全、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四大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分階段進行,年底對各地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抓重點,確保如期實現減排目標
這次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減排專項行動,明確將減排任務重的地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業、污染嚴重的企業作為整治重點,公布了被列入名單的兩個設區市、30個縣(市、區)、7個行業及118家企業。
南昌、贛州兩個設區市被列為重點,專項整治將督促贛州市加快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并按時投運,督促南昌等城市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確保實際處理量達到設計處理能力的60%以上。造紙、化工、印染、釀造、電力、冶煉、焦化7個行業被列為重點整治對象。118家重點企業為污染物排放“大戶”和污染較嚴重的企業,承擔較大減排任務。江西省政府要求,87家企業要實施工程治理,31家企業要關?;蛱蕴浜笊a能力。
督促有關城區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督促多家企業按期完成脫硫設施建設、加強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脫硫運行管理或加強脫硫設施在線監控,提高脫硫效率和脫硫設施投運率,建立完備的運行臺賬。加大造紙、化工、印染、釀造等行業49家企業的工業廢水治理力度。加強冶煉、化工、焦化等行業企業燒結機煙氣、工藝廢氣、燃煤煙氣、焦化煤氣二氧化硫的整治力度。
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督促相關縣(市、區)政府按期淘汰關停造紙、化工等行業的25家企業。實施污染減排優惠政策,落實火電脫硫加價政策,對脫硫設施未正常運轉、投運率達不到國家要求的,從上網電價中扣減脫硫加價,并給予嚴厲處罰。進一步加大排污費征收和行政處罰力度。江西省財政安排資金繼續實施污染減排“以獎代補”政策,推動企業主動減排。
江西省環保廳將強化督察調度與考核。每月督察調度專項整治進展情況,并予以通報。對專項整治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實施預警,對難以完成整治任務的地區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區域限批,對治理設施建設緩慢或治理設施運轉不正常的企業予以通報批評,依法處罰,直至停產關閉。
防作秀,嚴格監管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
對污水處理廠不能如期建成或建成后不能正常運行的,實行涉水建設項目環評區域限批,有效防止一些地方把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當作“面子工程”。
近年來,江西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去年全省開工建設85處污水處理設施。這次專項整治要求,贛州、南昌、九江、宜春等設區城市在建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按期完成并投入正常穩定運行。年底,全省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以上,力爭達到80%。
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監管,日處理能力大于兩萬噸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必須安裝中控系統。江西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繼續實施城市污水處理達標獎勵政策。對不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未對污泥進行妥善處理、未按要求建設運行中控系統或自動在線監測裝置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當地政府應扣減運營單位的污水處理費,并由環保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保環境,為未來發展騰出空間
從去年開始,江西省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流和東江源生態環境保護成績顯著的縣給予獎勵。
這次“五河一湖”及東江源頭周邊地區水環境安全專項整治目標是,確保五河源頭保護區實現污染物零排放,確?!拔搴右缓奔皷|江源頭周邊地區的水環境安全;使五河源頭保護區交接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Ⅱ類標準,各設區市出境交接斷面水質和東江源頭周邊地區出境交接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
在五河源頭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立界碑和保護標識牌,取締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和近岸污染源,定期對五河源頭保護區、東江源頭周邊地區交接斷面水質及各設區市出境水質進行監測、考核。沿線各級政府對五河源頭保護區內的污染源再次進行全面清查,取締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和近岸污染源,做到源頭保護區內污染物零排放。
對五河源頭保護區及東江源頭周邊地區,實行最嚴格的環境準入和環評審批,禁止新增污水排放口。對五河源頭保護區及東江源頭周邊地區內的建設項目,上收一級審批權。
區域性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被列入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南昌市生活垃圾焚燒場和25個縣城垃圾衛生填埋場將開工建設。同時,探索農村垃圾因地制宜填埋、回收以及集中處理的措施和辦法。制定并完善垃圾處理收費政策,加強對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的管理,垃圾滲濾液必須處理達標。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加強對垃圾焚燒煙氣、污水、爐渣、飛灰等的控制和處理,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