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在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下,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總體要求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在2009年的兩會期間,圍繞如何保住8%的GDP增速、如何有效擴大內需、如何趁“危機”之機調整經濟結構等問題也正是各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方針中,保增長是目標要求。而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局面,保增長目標該如何實現?3月27日,在由清華大學和中國水網聯合主辦的“2009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住宅與城鄉建設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徐宗威提出,保增長離不開市政投資。
徐宗威表示,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拉動的擴大,對于抵御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增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市政投資,則憑借其投資的相對安全性高、投資市場乘數效應大、見效快、潛力大等優勢在實現保增長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保增長,市政投資的作用不可低估。”徐宗威十分肯定地說。
而對于市政投資的分配問題,徐宗威認為,政府擴大市政基礎設施的投資是必要的,但更主要的是拉動和引導更多的企業投資、社會投資和國內外投資,從而增加非公有制經濟投資城市市政設施的信心,保護好其投資的資產安全和投資收益。
同時,徐宗威肯定,促進市政投資需要出臺政策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他表示,促進市政投資需要研究的政策問題包括公共財政支出需要適當比例、事業性虧損部分需要財政補貼到位、民營不能控股需要保護投資安全、取消固定回報需要收益保障、寡頭壟斷需要公平利益分配、市政稅收需要體現社會公益性等方面。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