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消息,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海大學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陳星鶯教授積極呼吁:“開發和應用回用水技術既有利于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循環利用,又可以實現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中的‘減排’目標。”她說:“糧食和能源都可以進口,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必須依靠本國的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來逐步加以解決。”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支撐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解決好水資源的問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后勁。” 當前全球面臨水資源短缺危機,而我國又是世界上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之一。陳星鶯委員認為,城市污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相比海水而言,城市污水處理起來的成本更低廉。并且經過不同程度的處理,可以應用于工業、農業、市政等多種領域。
陳星鶯委員說:“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總體目標是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建立較為完善的防洪減災安全保障體系、安全可靠的水資源供給與高效利用體系以及維護生態安全的水利保障體系。”
談到近期以來的極端氣候對我國水資源造成的影響,陳星鶯委員認為,應實施以需水管理為基礎的水資源供需平衡戰略,即對水資源的供需平衡要從過去的以需定供轉變為在加強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基礎上保證供水,并利用擴大內需的時機,加快水利工程建設。
對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解決六千萬農民安全飲水問題,并投重資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陳星鶯委員感到欣慰:“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河海大學黨辦 錢恂熊)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