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境時評之三:環境投資應立足于“乘數效應”

時間:2008-11-18 09:57

來源:環境商會

作者:駱建華

評論(

為應對經濟金融危機,中央出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條措施,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社會反響強烈。中央對實施這些措施總體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快重準實”是這次經濟“新政”的最大亮點。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是此次實施的十大措施之一。如何保障環境投資能夠更好地發揮效益,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能明顯改善環境,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鑒于近年來環境投資出現了不少經驗教訓,為此,我們對此輪環境投資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選準項目。這次環境投資應立足于產生乘數效應,避免出現擠出效應。也就是說,在遴選環境建設項目時,應分清哪些是政府應該投資建設的公共產品,哪些是可以利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準公共產品。如果這個項目是社會投資者想投,但由于各種各樣的機制阻止他不能投,這種項目就由政府來投資,政府投進去一塊錢,會有三塊錢、四塊錢的社會資本跟進,這就產生乘數效應。反之,如果這個項目選擇不好,本來社會上的投資者都要投資的,那么政府投資了,就會產生擠出效應。政府投了錢,社會資本就讓出去了,凈增加投資額是零。所以,政府投資不應“越位”,也不應與民爭利。相反,政府投資應該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帶動民間資本投資環境產業。具體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比如城市污水管網,由于其投資浩大、資本沉淀性強、建設周期長,社會資本一般是難以介入的,這就需要政府來投資。相反,污水處理廠建設則完全可以市場化,采取BOT、TOT等形式由民間資本來投資。實際上,近年來“政府建網、企業建廠、市場運營”模式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業已成為我國城市環境建設的基本模式。
    二是協調政策。具體講就是,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必須配套,中央政策與地方政策必須配套。否則,政府的環境投資到位了,但由于金融貨幣政策滯后,銀行惜貸等因素,企業從銀行中貸不到錢,民間資本就很難跟進。同樣,如果中央投資到位了,地方配套資金不落實,項目也很難推進。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央人民銀行在中央出臺擴大內需的宏觀經濟政策之后,旋即出臺了10大措施加以落實。其中第二項就是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內容包括加強對中心城市的軌道交通、道路、供水、污水及垃圾處理等市政建設項目的支持。并明確表示,對于采取商業化模式運作、未來收益有保障的項目,重點予以支持。這項政策對于環境產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當務之急,是要督促地方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盡快落實中央宏觀經濟政策。
    三是注重效益。建設環境基礎設施項目不僅僅是為了當下刺激經濟,收獲經濟效益,更應該為了長遠改善環境,收獲環境效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相應的配套政策跟上,比如污水和垃圾處理的收費政策,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用地、用電優惠政策等等。這些政策的出臺,是保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否則,就會出現過去常見的那種現象,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成了,但由于政策沒跟上,管網不配套,致使處理設施難以運行,成了“曬太陽”工程,使有限的環境投資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
    四是力保規劃。這次中央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實施擴大內需之舉,對環境建設來說又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應該緊緊抓住這次機遇,用好用足政策。首先,應力保“十一五”規劃的環保目標實現。要吸取過去幾個五年規劃環保目標沒有實現的教訓,利用這次擴大內需的契機,進一步加大環境投資力度。據有關規劃 “十一五”期間,在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方面,投資需求是4183億元,據我們估算,目前已完成投資約為1580億元,還有將近2600億元的缺口。那么,這個資金規模占今后兩年投資4萬億元的“大蛋糕”,只有6.5%。從比重上來說不算大,應該可以滿足。其次,應力保重點流域“十一五”污染治理任務完成。據有關流域治理規劃,“十一五”期間,重點流域(不包括太湖)治理投資需求為1700億元。如果扣除與上述投資有重疊的污水和垃圾部分,總體投資規模相對較小,是能夠而且應該加以完成的。
    五是突出重點。這次應把環境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地區作為投資重點,下決心解決多年來我們想解決而無力解決的問題。比如目前全國仍有194個設市城市和80%的縣城未建成污水處理廠,縣城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只有17.6%。而廣大的中小城鎮,環境設施幾近為“零”,環境問題已十分突出。不解決好這個問題,城鄉一體化就很難推進。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提出,從2009年起用3年時間,在“十一五”規劃基礎上,擴大全國縣城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覆蓋面,使全國90%以上縣城建設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重點流域水環境得到改善。我們希望這項計劃盡快實施并加以落實。

編輯:肖瓊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