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促進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的重要講話。李克強表示,2008年第四季度我國將新增中央財政投資1000億元,用于推進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建設。
年會上,李克強肯定了近年來我國在環保領域所作出的重大努力。李克強說,2007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實現了雙下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國環保工作經受了嚴峻考驗。面對歷史罕見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國有關部門迅速啟動環境應急機制,嚴密防控次生環境災害,切實保障了災區群眾飲水和環境安全。在舉世矚目的奧運會期間,有關地方和部門協同配合,全力實施奧運環境質量保障措施,實現了北京空氣質量天天達標,兌現了向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最近,面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中國政府及時對宏觀經濟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進經濟發展。今年第四季度,我國將新增中央財政投資1000億元,用于推進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建設,并加快地震災后重建步伐;千方百計增加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體收入,著力擴大消費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李克強表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我國在擴大內需、促進增長中,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作為一項重點,表明了中國繼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決心。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增加內需,也需要加強生態環保等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并以此為重點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在新的形勢下,我國將把擴大內需與改善民生、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有機結合起來,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把節能減排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方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在新的起點上形成新的發展機制。
李克強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政府在環保工作上所作出的努力。30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把保護環境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重要轉變。我們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防治污染和保護環境的力度,取得了積極成效。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使環境污染加重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有所減緩,部分地區和城市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中國為環境保護作出了巨大努力。
此外,李克強還明確指出推動環境保護,需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加強環境保護,需要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增強環保能力,需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節能環保涉及千家萬戶,關系人民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參與。
本次年會以“機制創新與和諧發展”為主題,對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