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環境保護將成為該國戰略投資的重點。但是,我國目前的污泥處置技術明顯落后于污水處理技術,大多數城市對污泥的處理處置方式單一,以堆肥處理為主,引進的技術也以投資與成本都非常高的干化技術居多。由中國水網和清華大學主辦的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于6月19日在北京拉開的帷幕,論壇專門設置了污泥相關熱點問題的討論單元,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總經理王寶臣在該單元的主題演講中提出了上述觀點。
王寶臣詳細介紹了中環保水務投資公司推薦的污泥處理技術——污泥高溫快速發酵生物干化技術。他介紹說,該工藝存在運營成本低廉、比傳統堆肥方法需要時間短、占地較小、可以做成一體化系統,對臭味控制較好的技術優勢。對于生物干化產物,王寶臣提出,可以用作填埋場覆蓋土、制作燃料以及制作菌劑和有機肥料,不建議用于農業生產,但是可以用于花卉、園林綠化、市政建設等方面。王寶臣提出,污泥處理需根據污水廠所處城市特點和污泥特點,因地制宜,采用最合適的幾種方法進行綜合處理。在工業發達、土地資源少的地區,采用干化焚燒的方式;在農業或旅游業發達地區,可以采用生物干化填埋或農用的方式。
對于污泥處理技術的分類,王寶臣提出,可以根據其處理的階段分為兩大類別:污水處理中污泥的減量化和脫水污泥的減量化處理。對于污水處理中污泥的減量化,他認為有消化、解偶聯法、高濃度溶解氧、好氧-沉淀-厭氧工藝、溶解細胞法、建立多級生物鏈減少剩余污泥量、濕式-氧化兩相技術等工藝。此類污泥處理大部分為國內外最新技術,其穩定性和成本控制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對于脫水污泥的減量化處理,目前主要為干化技術。干化可以分為熱干化、生物干化、石灰干化等。
經過處理的污泥怎么處置呢?王寶臣提出,應根據其性質以及當地情況進行處置或消納。
編輯:王彩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