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地處太湖流域,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城市供水水量、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當地現有水廠取水水源有機物及氨氮含量較高,總體水質在Ⅳ-Ⅴ類,枯水期甚至劣于Ⅴ類。因此,沿用原有常規處理凈水工藝出水水質已不能達到出水要求,對水廠處理工藝進行更新改造,優化組合迫在眉睫。
6月20日,在“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嘉興市嘉源給排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查人光為我們介紹了嘉興的深度水處理組合工藝在凈水處理中的應用。
首先,查人光對嘉興當地的水廠原水特性進行了介紹,面對較高的氨氮污染、有機物污染、間有鐵錳超標、大腸桿菌等微生物超標較嚴重的原水水質情況,當地水廠的凈水工藝面臨著強化原有的“降濁殺菌”,去除鐵錳;增加能針對性地有效去除氨氮、有機污染物的功效的艱巨任務。對此,嘉興市嘉源給排水有限公司在與大專院校數年合作研究后,引入了生物預處理、強化常規、O3-BAC深度處理(含催化氧化)組合凈水工藝以改善和提高供水水質。
查人光在介紹生物預處理時說到,當水溫大于10度時,氨氮去除率達65%到80%左右。這個工藝由于設計上成長的曲線跟工藝本身的缺陷,存在幾個問題:一是填料積泥較嚴重,難以沖洗,后來引進了懸浮球填料生物預處理技術。
的確,強化常規工藝是確保供水水質的最基本的手段,其主要功效是最大限度地“降濁”,去除大分子、COD、Mn和鐵錳,減輕后續工藝負荷,是實現后續工藝經濟穩定運行的保證。
嘉興市水廠針對水源污染的實際情況,在加強常規處理的基礎上,實施生物預處理/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并加以優化組合,通過充分發揮每一工藝的特點,有效地去除原水中氨氮、COD、Mn等不同分子量、不同特性的微量污染物,具有較高的工程實用性,是提高飲用水水質的有效途徑。
最后,查人光表示,按照發展的需要,水源還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制水工藝集成技術也會逐步標準化,工藝操作運行逐步規范化,對消毒副產物也要更加嚴格控制,這也將對水處理工藝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水網)
編輯: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