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廈門引入市場化機制推進水務產業化改革實現多贏

時間:2008-06-18 16:12

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評論(

廈門市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主要依靠漳州九龍江北溪引水。在水務產業化改革之前,廈門城市的水資源、給水、污水處理管理相對分散,存在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以及多頭管理帶來各自為政等現象。

廈門市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制定了水務行業產業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是整合廈門市原水、給水、污水處理各種資源,實行水務管理“一體化”的運營管理模式以提高效率;二是通過引進水務產業戰略投資者使廈門水務行業的投資、經營和管理走向市場,從根本上解決水務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建設資金等問題;三是通過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引進國內外水務行業先進的運營管理經驗,培育水務企業在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廈門水務行業的產業化改革以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為標志。2003年6月28日,廈門市委、市政府決定,將由廈門市政園林局所屬的原廈門自來水公司、廈門市各污水處理廠和原水利局所屬的市北溪引水管理所以及原隸屬海滄區管理的海滄原水管理所等14家不同性質的企事業單位進行整合,正式組建了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廈門水務集團總資產近50億元,凈資產31億元人民幣,每日輸送原水能力150萬噸、自來水生產能力100萬噸、污水處理能力81.74萬噸,已經成為一個大型現代水務企業。

廈門市水務產業化改革5年來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

從政府所得的角度來看,除了在招商合資過程中國有資產得到增值外,一是取消了多年來對水務行業(主要是對污水處理)的財政補貼。二是轉移了政府歷年來對水務行業投資的貸款負債,這些負債全部由水務企業消化;三是減輕了政府今后對水務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負擔(以前政府每年對水務建設投資2個億左右),現在基本上由水務集團負責融資建設。2004年,廈門水務集團用于水務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為3.8億元,2005年,水務建設投資達4.7億元,2006年高達7.2億元,2007年超過10億元。一方面,政府對水務建設投資的財政負擔大大減輕,另一方面,廈門市的水務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卻大大加快了。

對水務集團來說,改革為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水務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使廈門水務行業初步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并逐步向縱深拓展,如廈門率先進行污水的深度處理,實現中水回用,并進行污泥的資源化處理利用。目前廈門水務集團已經在島內的石渭頭污水處理廠開展中水回用工作(一期工程2.4萬噸,二期5.5萬噸),去年8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成立了廈門水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廈門城市污泥制生物有機肥海滄工程”。該工程采用先進實用的污泥活化、農業廢棄物拌和調控水分、高效菌劑接種、機械翻堆高溫堆肥和熟化堆肥、粉體造粒工藝,可以有效殺滅污泥中的有害病菌,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減少原污泥的體積,而且制成的生物有機肥料可用于農業、花卉、果園、苗圃等,實現城市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目前該工程已經完成項目試驗,開始項目的建設,這在全國也處于先進水平。產業化的發展,使廈門水務集團的經營規模和經營實力大大提升。

對社會來說,水務產業化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和市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和便利。廈門水務集團組建至今,廈門的水務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安全供水得到了進一步保障,城市給排水服務范圍已覆蓋到全市城鄉,自來水普及率和污水處理率進一步提高;自來水水質和城市污水排放標準更加嚴格,從2005年起,廈門就開始執行國家2007年8月剛實施的自來水水質標準,污水處理量由2003年的10618萬噸增加到2006年的15326萬噸,增長44.34%,還積極推行中水回用和污泥資源化利用等環保事業;社會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水務熱線“96303”與“110”聯動,實現“一個電話、一個窗口”、24小時不間斷服務,得到了廣大市民的充分肯定。這些都進一步改善了廈門城市環境、提升了廈門的城市功能和市民的生活品質,使更多的廈門市民得到了更大的實惠。

對水務企業職工來說,由于水務集團在招商合資的談判過程中始終堅持員工利益得到有效保證,并將有關員工合法權益的內容明確寫如協議書,因而在職工就業、收入以及社會保障等各方面都確保了職工的利益。而且,隨著企業經營機制的逐步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領域不斷延伸、經營業績進一步提升,員工培訓工作的不斷強化,使員工的就業選擇機會和整體收入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員工在企業改革和發展過程中也得到了真正的好處,成為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直接受益者和積極支持者、參與者。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