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可見水與生命息息相關。在當今這個追求高品質的社會中,人們對飲用水水質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安全飲水”“健康飲水”的呼聲也隨之嘹亮起來。無論是不久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貴陽桶裝水事件,還是近來地震后四川災區的供水情況,飲用水的水質問題一直牽動著大家關注的目光。
即將于6月19日和6月20日召開的“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也將聚焦于“飲用水水質與健康的關系”這一熱點。
眾所周知,水體中諸如金屬離子、無機元素、有機化合物等物質對人類的健康都存在著潛在的威脅。歷史上,飲用水對健康的威脅主要是傳染病和急性發作的病癥,而當代飲用水中的污染物帶來的卻主要是長期的危害。
那么,飲用水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呢?什么樣的飲用水更健康?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減少飲用水帶給人們的危害?
在“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劉文君教授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的屈衛東教授將分別從“飲用水水質對健康的影響”和“飲用水中微量有機物對健康的影響”兩個角度,為我們進行詳細的解讀和剖析。
“要把切實保護好飲用水源,讓群眾喝上放心水作為首要任務。”胡錦濤總書記曾在對農村飲水解困和飲水安全工作中做了這樣的批示。國家政策和標準方面對安全飲水的問題上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目前,國家和飲用水相關的水質標準有四個:《瓶裝飲用水純凈水水質標準》(GB17324-1998)、《飲用天然礦泉水水質標準》(GB8537—1995)、《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 94-2005 )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它們共同支撐起了一個飲水安全的保護傘。
隨著環境形式的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標準也會不斷地被修改和完善,那么修改的原則有哪些呢?
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產品安全所水質監測研究室的鄂學禮主任將會在“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為我們帶來題為“飲用水新標準制定原則和要點解讀”的精彩發言。
之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李圭白,將會聯手以上三位專家對諸如飲用水安全性評價、家庭用飲水裝置的選用注意事項、百姓科學認識飲用水存在的問題等大家關注的話題展開互動式討論。專家淵博的知識、縝密的思維相信一定會為參會者奉上一場十足的精神盛宴。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