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污水處理領域,對深度處理的關注及因此而帶來的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國家及地方政策的驅動,再加上嚴峻環境現實帶來的逼迫感,讓現有的市場主體感覺到壓力,但是同時,機遇也孕育在壓力之中。
就宏觀而言,“十五”期間,中國的水環境仍然處在局部好轉、整體惡化的過程中,“水少、水臟”仍是普遍情況。盡管我國對“十一五”期間的城鎮污水處理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必須看到,就解決“水少、水臟”問題的目標而言,這些要求是較低的——絕大多數城鎮仍然只能以建設二級甚至一級污水處理廠為主,控制的污染物也只能局限于COD和SS。個別地區,如太湖流域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2008年1月1日起,太湖流域全面實施《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這是全國目前最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
這種狀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國現階段還必須充分利用天然水體的自凈能力,雖然污水排放標準也在調高,但是不可能不顧國情地一味調高;一方面也只有在某些地區——例如對水質要求高且易發生富營養化的地區——才對深度處理有迫切要求。顯然,這些地區就是未來推進城鎮污水深度處理的重點方向。專家分析,從我國的水資源質、量和需求情況來看,長江中下游地區、東部若干水資源短缺的大城市以及某些臨近較大面積封閉、半封閉水體的大城市就是這樣的重點地區。比如天津市最主要的污水處理企業、上市公司創業環保,就把自己所運營的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項目作為今年的工作重心之一。創業環保總經理顧啟峰說,老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這可能是全國其他城市也會面臨的一種必然的趨勢。現在國家抓節能減排的力度很大,以前的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標準有的已經不能適應國家環保總局的排放要求。
基于以上的調研分析,即將于2008年6月19日開幕的“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主辦方清華大學和中國水網特別設置了“污水深度處理及處理廠升級改造”單元,邀請了北京城市排水集團總工程師王洪臣、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鄭興燦、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張辰、無錫市排水總公司副總經理李激、日本國大和市政府北部凈化中心技術士高麗勛等專家進行主題發言,在技術層面上,從不同角度對污水深度處理和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問題進行分析,給出技術路線方面的戰略性指引。
相關專題:2008水業高級技術論壇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