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訊 北京奧運會奧運村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西北角,其南部為奧運比賽場館,北臨森林公園。奧運村分為居住區、國際區及運行區,總占地66公頃。奧運會期間,奧運村能滿足17200多名運動員及官員(殘奧會期間7000名運動員及官員)居住、生活、訓練、休閑和娛樂等需求。
該“村”將于2008年7月27日開村,于8月28日閉村。殘奧會期間,奧運村轉換為殘奧村,殘奧村將于今年8月30日開村,9月20日閉村。
屆時,奧運村將成為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代表團總部和代表團團長會議的駐地,是舉辦代表團歡迎儀式和各類文化場所,同時還是奧運會安保、交通、餐飲、環境活動、禮賓接待、宗教服務、醫療服務、中國文化展示等項目運行的主要場所。奧運村是奧運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奧運村開村期間,將迎來世界各地的八方來客,成為“村民”們的和諧家園。
【人文篇】 奧運村以人為本 為“村民”打造和諧家園
奧運村內南部運動員公寓占地27.55公頃,總建筑面積52.4萬平方米。由20棟9層樓、22棟6層樓;3個超級居民服務中心及9個居民服務中心組成;同時還設置了運動員診所、風味餐廳等相關服務設施。奧運村北部臨時設施區為奧運會和殘奧會各國運動員提供到達注冊、休閑、娛樂、餐飲、健身等直至離開的任務。設有升旗廣場、村長室、運動員餐廳、購物中心、物流中心、制證中心等設施。
運動員可以吃到“熟悉的”菜
奧運會期間,奧運村將迎來17200多名運動員及官員(殘奧會期間7000名運動員及官員)。對于這類客戶群的飲食問題,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餐飲處處長抗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目前奧運村的食譜已經確定,其中,西餐比例約為70%,其余約30%的份額為中餐。
“奧運會運動員菜單,充分考慮了來自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風俗和不同的飲食習慣。因為運動員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風俗,也必然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所以這四個‘不同’是菜單制定的基礎。” 抗易說,針對國外有些運動員有按能量進餐的習慣,奧運村的每種菜譜標都有營養卡,上面標有該餐的食品構成、營養程度及卡路里數。
此外,抗易還透露,奧運村內餐廳將分為四大區域:國際餐區、地中海餐區、亞洲餐區及中國餐區。整個菜單包含了清真餐、素食、低糖、印度餐、猶太餐等多種菜式。“這里的菜非常豐富,不管是來自加勒比海,還是歐洲及其他地區的運動員,都能吃到自己所熟悉的菜肴。”
自來水可直接飲用
奧運村直飲水工藝采用了中國科學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單元技術,并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的優化組合,實現了對自來水的生物與化學污染的多級屏障,為居者提供水質高于國家(GB 5749—2006)標準的可直接飲用的高品質用水,并為應對突發事件配備有供水的應急保障系統。
經本系統深度凈化的直飲水,水質PH值中性,口感干爽清冽。該系統采用優化的處理工藝(自來水—臭氧—活性炭—超濾—納濾—成品水箱—催化氧化消毒—活性炭—變頻加壓—用戶),24小時循環供水,杜絕了純凈水質在管網內的二次污染。
據了解,“直飲水”是對自來水進行以飲用為主的再次凈化處理,通過專用管道輸送給各用戶。目前,發達國家已經普遍使用了優質直飲水系統。但在我國,只有部分大城市中的一些高檔住宅小區安裝了“直飲水”處理系統,而且其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均從國外引進。因此,現在中國絕大多數家庭和單位中的自來水還不是普遍意義上的“直飲水”。
“村”里生活豐富多彩
奧運村共有42棟公寓樓和部分配套建筑,奧運賽時,奧運村將成為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代表團總部和代表團團長會議的駐地,是舉辦代表團歡迎儀式和各類文化場所,同時還是奧運會安保、交通、餐飲、環境活動、禮賓接待、宗教服務、醫療服務、中國文化展示等項目運行的主要場所。奧運村是奧運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
奧運會賽時的奧運村還將成為北京“同心結”學校的孩子們與各國運動員交流的天堂。來自北京200余所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同心結”交流活動的孩子們,將熱烈歡迎“結對”運動隊的奧運村入村儀式及升旗儀式。屆時的奧運村,將成為“同心結”的歡樂海洋。
奧運村將提供寬帶服務,并將建立多處健身場所,“村”民可以參與多項休閑活動。此外,奧運賽時,奧運村還將設全天候循環班車,提供24小時餐飲急診服務。
奧運村無障礙設施齊全 輪椅座席可直達每層用戶
奧運村室外設置了無障礙坡道、人行道設置盲道。住宅樓出入口與室外道路采用平接方式,可使殘疾人朋友從樓外直達樓內。此外,室外道路高于綠地,建筑出入口與道路采用架空木塑條板平接,在保護綠地的前提下,為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方便的出行通道。
在奧運村的公共建筑空間里,公寓及公共設施的主入口設計無殘障專用坡道及扶手。電梯是充分考慮特殊人群使用需求而定制的電梯,開啟門寬900mm,保證輪椅的進入并直達每層每戶,電梯內為輪椅使用者提供橫式操作盤。
在室內,在1至3層的每套公寓均設有一個無障礙衛生間,采用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的衛生潔具及設備。
村內隨處可見中國元素
奧運村共有42棟公寓樓和部分配套建筑,奧運賽時,奧運村將成為各國家和地區奧(殘)委會代表團總部和代表團團長會議的駐地,是舉辦代表團歡迎儀式和各類文化場所,同時還是奧運會安保、交通、餐飲、環境活動、禮賓接待、宗教服務、醫療服務、中國文化展示等項目運行的主要場所。奧運村是奧運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
走進奧運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樓前貼著的具有中國民俗文化特色的“福”字和剪紙,公寓墻體上還雕刻著龍的圖案,每棟公寓都是6至9層的板樓。另外,每個房間里還有許多充滿中國文化特色的小擺件,臥室與客廳均掛有篆刻與書法裝飾畫,凸顯中國特色。
【綠色篇】 向世界遞交綠色名片 奧運村內“無數”綠色可以自豪
將于三個月后開村的北京奧運會奧運村,無論是其設計還是其建造工程,都充分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追求人文、建筑、環境和諧統一。不僅向世界展示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奧運工程建設成果,也成為了北京實現宜居城市樹立“綠色住宅”的典范。
奧運村將安裝340余盞太陽能路燈、庭院燈、草坪燈、光導管、LED建筑發光等綠色照明技術,為璀璨的奧運之夜增光添彩。奧運村還賦予了五個福娃利用可再生能源(熱能、冷能、光能、地能、風能),建設節約型社會(節水、節材、節電、節地、節能)的五項含義。這座集外觀造型、實用功能、自然環境,優美和諧的微能耗建筑。賽時作為運動員服務中心,展示三大理念的精粹,讓運動員休閑、瀏覽;賽后作為幼兒園啟迪幼兒熱愛科學,享受自然,是最具展示性的綠色建筑。
奧運村采用景觀花房生態污水處理技術處理部分生活污水,提供水景補水。該技術運用自然界水體自凈的原理,利用動植物的食物鏈建立起的一個水體生態平衡系統,綜合處理生活污水。在運行中不需添加化學藥物,不會造成對水體的二次污染,系統運行時沒有噪聲、異味和固體廢棄物。
為保證良好的室內環境,奧運村的建設過程中,對建筑材料(包括水泥制品及混凝土、摻合料、外加劑、墻體材料、剝離及制品、建筑衛生陶瓷、門窗、防水材料)以及裝飾材料(包括人造板及制品、涂料、油漆、膠粘劑)按照奧運工程綠色材料的要求進行檢測和預控,各項環保指標超過國標E1級標準,達到《奧運工程環保指南》要求的E0級標準。
奧運村所選用的優質鈦白粉涂料,蘊含新型環保技術的墻漆能有效增加涂裝面積,耐擦洗、耐沾污、使用壽命長。其重金屬、VOC和甲醛含量遠低于普通涂漆,污染趨近于零。漆膜表面光滑油膩極具手感,氣味清新持久,漆料內添加具有高校無毒抗菌防霉劑,能抵御霉菌在涂膜表面繁殖,提供更多健康保障。
奧運村每個衛生間和廚房的熱水龍頭分別設置豎向循環立管,盡量縮短水平支管長度,熱水在立管內連續循環,實現打開熱水龍頭就能快速出熱水,可避免在熱水龍頭開啟后長時間出涼水的資源浪費。
此外,奧運村在節能減排方面共落實了三大理念項目36大項,例如:再生水熱泵冷熱源系統、集中式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光電板、導光管照明、節水設施和雨水采集設施等;同時,像使用鋼渣鋪設施工道路、使用沉降水噴霧降塵、使用透水磚等都最大程度地達到了節能環保的目的。
【科技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7萬噸
奧運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取得了非常好的節能減排效果。據測算,奧運會期間,為賽時服務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設備系統,從太陽和再生水中獲取789萬千瓦時的能量,按燃煤發電計算,可節約3077噸標煤,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8000噸。奧運會后,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每年從太陽和再生水中獲取6700萬千瓦時的能量,按燃煤發電計算,可節約2.6萬噸標煤,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6.7萬噸!
奧運村運用了再生水熱泵冷熱源系統,巧妙利用熱交換“冬暖夏涼”。奧運村的再生水源熱泵系統采用了熱交換的方式,從清河污水處理廠排入河道的再生水中提取溫度能量,然后注入河道,不改變水質,不消耗水量,而水中蘊含的能量卻被利用。把再生水中的低品位溫度能量經熱泵提升,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奧運村還采用集中式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滿足居民生活熱水,每年節約電500萬千瓦時。奧運村的太陽能集熱管安裝在屋頂花園,成為花架構件的組成部分,與屋頂花園渾然一體。全區6000平方米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奧運會期間能為17200名運動員提供洗浴熱水,較大地超過了往屆奧運會水平。奧運會后,這套系統將供應居住區近2000戶居民的生活熱水需求。
奧運村的微能耗建筑,將在奧運會后“變為”幼兒園。該建筑集成應用了太陽能采暖、太陽能熱水、太陽能除濕、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地源熱泵供暖制冷、真空玻璃窗、智能化控制等22余項高新技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建筑采用了冬季自然儲冰用于夏季空調技術,這項即時是將冬季的寒冰導入地下水池,自然凍冰儲存冷能,用于夏季空凋,能提供建筑物整個夏季20%左右的供冷量。2千平方米的微能耗建筑,每平方米全年耗能為36度,使現行節能建筑能耗量的三分之一,年節約能耗14萬度。
此外,奧運村內,LED建筑發光系統、蓄光自發光導向標識系統、光導管光照明系統、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系統、景觀生態綠化及滲透型地面系統、屋頂綠植系統、綠色建材應用及室內空氣質量控制、再生材料使用系統、生活垃圾生物處理系統等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考察完奧運村后,對此贊不絕口,留下了如下的考察報告:“申奧時的承諾,比如污水處理問題、水源保護、垃圾處理等,北京已經完成了,從趨勢看,北京具有兌現全部承諾的能力。北京奧組委此舉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奧運村是以人為本、健康、舒適和節能的居住環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北京2008奧運會環境審查報告》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