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訊,近日,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張壽全在一個媒體訪談中表示,如何實現奧運期間的供水保障,對北京市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為,嚴格的說北京是一個很缺水的城市。國際上對缺水的定義是人均1100立方米,北京不到300立方米,而且未來北京的人口還會增長。但是他同時表示,通過三水連調、南水北調的北線工程提前完成,一旦有意外的事情發(fā)生,北京市有多水源可以連調、切換,可確保供水安全。張壽全還提到了地下水源,說雖然比較短缺,也完全可以保證在安全的調整下提供一段時間的水源。
據中國水網了解,缺水的北京因為即將舉辦的奧運會進一步增長了水需求,北京目前已經通過調水等手段從河北等臨近省份獲得了一些“備用水源”。
對于大家關心的奧運會場館用水供應,張壽全說,這是可以絕對保證的,這方面的用水量并不是特別大。北京市要保證的是有充足的水量,要符合比賽要求的水位和水質,這都沒有問題。目前,供應的水質良好,完全可以保證賽事的要求。水上運動,用的是相當有品質的水,甚至和我們的飲用水是基本差不多的。某種意義上是跟我們的飲用水的標準差不多,絕對可以保證運動員的水質安全。它還要循環(huán),每天賽完以后還要換,這樣一個系統(tǒng)我們現在有周密的安排,完全可以保障。
另外,作為政協(xié)委員和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張壽全在兩會的提案中涉及的依然是水。他說,“通過北京水務體制改革的成功,我想國家在大部委改制里面可以考慮。因為我們國家整體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我們國家的人均水資源量并不多,接近了國際缺水的底線,尤其是時空、季節(jié)分布不均,大家知道,北方很少發(fā)生澇災,多年不見大雨,跟全球變化、水位循環(huán)有關系,更重要的是跟人類的活動有關系。……我們覺得水制通過改革是可以成功的,只要機構改革了、人員整合了、功能提升了,實現了資料共享、信息共享、技術共享,就一定可以做好水的這篇大文章。”
相關專題:奧運與水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lián)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