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珠江片“十一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編制完成

時間:2008-02-03 11:08

來源:珠江委網站

評論(

2007年12月,《珠江片“十一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修改完成上報水利部,該成果是在采納了水利部驗收專家意見及珠江片內各省(自治區)對規劃報告驗收稿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完成的。報告提出了珠江片“十一五”期間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目標和各項指標,針對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領域提出對策措施,明確了節水型社會建設重大工程項目和制度建設任務,是“十一五”期間珠江片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戰略資源,是生態和環境的控制因素,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黨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落實在水利工作中,就是要建設節水型社會,這也是當前以至于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心。構建珠江片節水型社會,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落實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貫徹水利部黨組的治水新思路,實踐“維護健康河流,建設綠色珠江”的治水方略,把節水防污作為解決珠江片水資源短缺的一項長期堅持的基本策略,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流域生態環境為目標,綜合采取法律、行政、經濟、科技和工程等措施,統籌考慮、全面部署“十一五”和今后一段時期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工作,促進珠江片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珠江片包括珠江流域、韓江流域、粵桂沿海諸河、海南省諸河(其中韓江流域、粵桂沿海諸河和海南省諸河合稱華南沿海諸河)以及西南國際河流紅河流域。珠江片涉及的行政區有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湖南、江西8個省(自治區),總面積57.90萬km2;珠江流域片內還有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珠江片水資源相對豐沛,總體水環境狀況良好。但由于近三十年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密集區與工礦企業集中區的河流水體污染嚴重;長期以來南方豐水地區用水習慣和觀念仍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改變,造成水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不高,開發利用方式粗放,浪費較嚴重;雖然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水資源不斷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由于流域片內水資源分布不均衡,豐水期與枯水期來水量相差懸殊,地形條件復雜,使得未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難度越來越大。近十多年來區域內已出現水質型缺水,如珠江三角洲與粵東練江流域;資源型缺水,如沿海地區和石灰巖地區;工程型缺水,如黔中旱片。隨著東、西部地區差距的拉大,流域片內經濟落后地區的發展意愿強烈,若仍然重復發達地區過去的發展模式,伴隨新一輪區域性經濟開發熱潮隨之而來的將是水污染與缺水問題的進一步升級。因此,為了實現珠江片經濟社會與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之路。
珠江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主要任務:
建立健全節水型社會管理制度體系;逐步形成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建立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術體系;建立規范的節水型社會行為體系。
珠江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
以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總體目標為行動綱領,到2010年初步形成適應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以及水資源狀況的節水型社會政策法規體系、協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及與其相適應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的管理能力。
珠江片節水型社會建設主要指標:
到2005年,單位GDP用水量375立方米/萬元以下;農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47;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02立方米/萬元以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低于18%;
到2010年,單位GDP用水量262立方米/萬元以下;農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31立方米/萬元以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低于15%。
珠江片用水總量控制目標:
到2010年,珠江片社會經濟發展用水總量不突破900億m3,其中工業用水量為226.76億m3(包括火電工業約55億m3,一般工業約165億m3);農業用水量為569.01億m3,生活用水量為99.39億m3(其中城鎮生活用水控制在63.381億m3),保證生態用水3.77億m3。
珠江片排污總量控制目標:
珠江片限制排污總量的確定原則是改善保護區、保留區和飲用水源區的水質,利用其它類型水功能區的水體納污能力確定限制排污總量。珠江片COD限制排污總量為120.91萬噸/年,NH3-N限制排污總量為5.66萬噸/年。
珠江片節水型社會制度建設目標:
珠江片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制度建設。至2010年,初步構筑包括節水防污及水資源管理、法規保障、激勵機制和民主監督、公眾參與等制度在內的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撐體系,初步探索水權水市場,基本建成節水防污型社會制度框架。
主要保障措施:
完善節約用水的監督管理制度;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節水投入機制;健全科學的水價形成機制;實施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相結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加強節水工程建設;建立節約用水的公眾參與和社會激勵機制。(劉新媛、高衛平 供稿)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