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云南昆明西山區凝心聚力保護滇池

時間:2007-10-13 09:01

來源:國家環保總局

評論(

  西山區滇池流域面積約400公里,湖岸線全長約72公里,主要入湖河道22條,總長約96.5公里,其中盤龍江、西壩河、采蓮河、船房河、大觀河、烏龍河、新運糧河、老運糧河、王家堆渠被列為市重點治理河道,滇池草海面積約12平方公里。根據2006年環境狀況統計,西山區范圍內主要入滇池河道,均為劣Ⅴ類水質,TN、TP、BOD5均超標;草海水質為劣Ⅴ類,外海水質仍保持在Ⅴ類地表水標準。西山區共有86萬人,大部分人都居住、生活在滇池流域范圍內,按照每人每天平均產生生活污水約150-200升計算,全區每天約有13萬立方米廢水通向排水管網或通過河道排向滇池,加上流域范圍內工礦企業排出的廢水和流域范圍面源污染,滇池承載的污水已超出其自凈能力,保護和治理滇池的工作任務非常艱巨。“高原明珠”滇池能否重放異彩,西山區的治理工作是關鍵之一。

成立強有力的滇保隊伍

為了切實做好滇池保護工作,西山區委、區政府狠抓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和制度。成立了以區長為主任、副區長為副主任、25家相關單位和鎮(街道辦事處)領導為成員的滇池保護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與西山區滇池管理局、昆明市滇池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西山分局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員” 的管理機構。該區在滇池沿湖6個鎮(街道辦事處)成立了滇池管理所,公開招錄24名工作人員,還招聘了93名河道保潔人員和90名滇池協管人員。根據全區入湖支流岔河管理和“四創”工作需要,現又新增62名河道保潔員。目前,全區形成近300余人的滇池管理、河道保潔隊伍,建立起區、鎮(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村(居)民小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滇池保護及入湖河道管理體系。建立了河道“門前三包”責任制(一包河道水面及河岸無垃圾和漂浮物,二包污水、垃圾不流、倒到河內,三包河岸無違章構建筑物),與沿河岸小區、住戶、企事業單位簽訂責任書1231份。

西山區政府還建立滇池綜合治理工作風險抵押金制度,滇保委各部門行政一把手交納2000元到區財政代儲,村(居)委會主任人均交納1000元抵押金到鎮(街道辦事處)財政所代儲,根據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獎懲。

此外,該區積極配合市滇管局完成好各項重點工程。先后成立西山區東風壩綜合整治指揮部、滇池西岸截污工程征地拆遷指揮部、滇池湖濱生態濕地建設指揮部、滇池北岸水環境整治工程拆遷指揮部、船房河、烏龍河截污綜合治理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滇池草海保護治理和開發建設工程指揮部,全面指揮協調和組織各部門參與滇池水污染防治的具體工作。

嚴把項目審批關,從源頭上減少滇池污染。

西山區認真嚴格地執行《滇池保護條例》,賦予滇保一票否決權,滇管前置審查。對滇池流域的建設項目特別是對鋼鐵、有色冶金、基礎化工、農藥、電鍍、造紙制漿、制革、印染、石棉制品、土硫磺、土磷肥和染料等污染嚴重的企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同時,《滇池保護條例》第24條緊緊圍繞草海規劃,圍繞打造“高原西湖”,對符合產業政策、符合規劃及滇池保護要求的旅游、文化、休閑、高尚住宅等項目,本著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做好對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指導服務。這樣,西山區對轄區內所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達 100%。

西山區還全力做好工業污染源控制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該區順利完成2000年上級下達的達標考核任務,對省、市、區三級下達的52家要求達標排放企業中除6家因為效益不景氣自行申請停業治理外,其余46家共投入資金501.85萬元進行了治理。目前該區對近150家企業實施排污許可管理,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及年審聯動并逐步推開排污許可制度。“十五”期間,全區共有235家企業實現達標排放。通過努力,“十五” 期間該區工業污染源廢水排放中的主要污染指標如化學需氧量、氨氮均控制在市級核定的總量控制指標之內。

健全河道管護長效機制

西山區共有22條入滇河道,其中,有9條為主要入滇河道。目前,大觀河已進行清淤疏挖及兩岸綠化,正在進行工程綜合治理的河道有船房河、烏龍河,西壩河、新運糧河、老運糧河及玉帶河—篆塘河即將實施治理。

在河道管護工作中,西山區創新機制,建立區、鎮、村、組四級入湖河道管理網絡,實現了轄區入湖河道管理全覆蓋,并按照“日檢查、周匯報、月考核”的河道管理模式,對各負責單位進行目標責任考核。

尤為可喜的是,經過積極探索,西山區建立健全入滇池河道管理長效機制,努力確保全區河道整潔清亮。一、實行考核及獎懲制度。建立保潔員(協管員)基本情況登記卡,簽訂責任書進行嚴格考核,考核優秀的河道保潔員發給年終獎金,不稱職的予以解聘。二、對保潔員實施考勤制度。由各滇池管理所負責河道保潔員(協管員)的考勤,區滇管局負責抽查,如發現保潔員無故不到崗,除扣除當日工資外,給以警告處分,累計3次警告予以解聘。三、實行“分段包干、集中整治”工作制度。各鎮(街道辦事處)以河道為單位,分成若干河道管理工作小組,每個小組負責1條河道,每個組員負責1公里河道,每個小組有1個負責人,負責小組成員的考勤及小組其他成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哪里有垃圾漂浮物,哪里就有河道保潔員”。四、建立監督舉報制度。河道保潔員(協管員)在日常保潔工作中,對向河道內傾倒垃圾的行為及時制止;發現違法排污、亂建亂蓋等違法行為及時向區滇管執法分局舉報。同時,在各支流岔河保潔河道樹立標牌,標明保潔員姓名及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五、建立河道保潔員(協管員)定期培訓制度,努力提高保潔員隊伍的素質。六、落實河道門前“三包”責任制。制定了河道“門前三包”責任書,與沿河的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商鋪簽訂責任書,明確責任人,落實責任段。鎮(街道辦事處)滇池管理所為河道“門前三包”責任書的管理部門,區滇池管理局為監督部門,做到了“責任到人、監督到位”。七、建立點面結合的河道集中清理整治模式。除不定期進行河道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外,還要求各鎮(辦事處)每個季度開展1次河道集中清理整治,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青年團員、河道保潔員、村(居)民對問題突出的河段進行集中清理整治,消除河道衛生死角。近年來,共組織疏挖河道淤泥近30000余噸,清除河道、河岸垃圾雜草16800余噸,清除藍藻、漂浮物1960余噸。八、河道綜合執法常抓不懈。九、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狠抓河道周邊居(村)民的宣傳教育工作,累計展出展版150塊次,發放“保護滇池、愛護河道”的倡議書和宣傳手冊40000余份,在入湖河道周邊放置永久性宣傳牌146塊。十、建立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入湖支流岔河河道保潔人員工資由區、鎮(街道辦事處)兩級財政按1:1比例承擔,同時區級分別對各鎮(街道辦事處)給予適當河道管理工作經費。

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西山區積極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使滇池面山綠化、水土流失治理、滇池水源涵養區保護得到加強。“十五”以來,全區共完成綠化造林648公頃,義務植樹79.82萬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83.18 平方公里。農村垃圾收集系統得到完善,共建成沿湖農村垃圾收集間289間。農村生態衛生旱廁建設效果明顯,共建成生態衛生旱廁5421個。建設少廢農田、推廣平衡施肥6417公頃,農田固體廢棄物處置及利用有較大提高。

在沿湖6個鎮(街道辦事處)設立滇池管理所,負責對沿湖村鎮垃圾清運和入湖河道專項管理。建立完善農村垃圾收集清運系統。西山區按農村每300人設置一個磚混結構、地面硬化、封閉防雨的垃圾收集間的要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10m2、15m2兩種類型的垃圾收集間289間,沿湖6個鎮(街道辦事處)共配置垃圾清運車12輛,已全部投入使用。西山區滇池沿湖4個街道辦事處日清運垃圾500噸,垃圾清運率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80%。

構建生態屏障保護滇池

生態建設是滇池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西山區委、區政府在繼東風壩清理整治、滇池西岸截污、蘭彩云、王家堆等濕地建成的基礎上,又把高海公路沿線生態建設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并已正式啟動。

水利部將西山區高海小流域列為全國第一批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試點工作。為把生態帶建設與高海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的建設結合起來,今年2月在滇池西岸小七十郎租用了近100畝土地開展水土保持景觀林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完成進度占規劃設計的95%。高海公路生態帶建設項目是西山區今年治理滇池的一大亮點。該項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群眾受益”的方式,對高海公路與滇池之間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以高海公路為主線,全長31公里,以東部分農田全部用于苗木基地建設,只允許種苗木,不允許搞其它開發,可利用面積為2400畝。高海公路以西部分繼續以苗木基地建設為主,規劃范圍約4000-8000畝。最終將全線打造成為云南最大的苗木交易市場,力爭建成萬畝以上的苗木種植基地。今年,區政府投入11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目前,已有18家企業進場種植苗木,種植面積已達1100畝,占已租用土地面積的51%。短短半年時間,政府投入的1100萬元已引來5000余萬元投資,預計將共引入資金1億多元。經過研究、設計,西山區政府擬在高海公路以東建設1126畝生態濕地,并與2000畝苗木基地統一規劃建設,共同構建滇池西岸湖濱生態帶。

此外,通過多年的努力,西山區已經完成王家堆渠和蘭彩云203畝生態濕地建設、東風壩清理整頓、西岸截污工程中9塊土壤滲漏系統和生態填料床系統的建設,目前,片區內水質明顯改善,農村面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草海生態公園建設項目充分利用滇池草海淤泥堆場—柳苑、碧海兩個生態公園,進行生態林建設,柳苑生態公園投資450萬元,種植中林美荷楊等林木8萬株,完成綠化面積250畝,碧海生態公園啟動90畝,通過義務植樹等方式,投資50萬元完成甚礎設施配套、栽種林木7萬余株; 2003年,西山區配合市滇管局開始了東風壩清理整治工作,完成了東風壩一期4000畝水域退塘還湖工作,東風壩二期完成了人工吹填造灘8.2立方千米,在東風壩及老干魚塘水域種植了睡蓮、狐尾草、茭草、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實現了3.3平方公里水域大型水生植物鋪蓋率不低于30%的目標;王家堆渠和蘭彩云203畝濕地建設已完成,景觀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滇池治理,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為此,西山區共組織開展“以我所能,保護母親湖——滇池‘百、千、萬’”等宣傳活動78場次,聽講人員達48000余人,發放宣傳資料8萬余份,海報3500余份。該區還利用“三下鄉”、“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環境日”等各種節日活動,通過發宣傳材料、開展講座等形式,加大群眾對滇池治理重要性及相關知識的認知面,擴大社會的參與范圍。今年 8月9 日,西山區組織區級四大機關,各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干部,以及轄區文明單位、駐區部隊和轄區群眾13000余人開展了“保護母親湖-萬人清潔入滇池河道”啟動儀式。

節水、中水回用也是西山區治理滇池的一個重要部分。在農業節水方面,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高新節水技術,大力推廣耐旱作物品種,在農村推廣雨水利用。在工業節水上、城市建設中強化節水制度,加快城市管網建設,完善用水計量設施,推動節水型小區建設,普及節水器具及產品,推廣社區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及集中污水處理回用,在全區提倡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嚴格執法再上一道保險

昆明市滇池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西山大隊堅持“保護滇池、執法為民、嚴格執法”的執法宗旨和理念,堅持“依法行政、文明辦案”,在辦理案件時,對違法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宣傳教育,以文明執法溫暖人心,以公平、公正、公開執法樹立威信,受到群眾和上級部門的認可,共收到群眾贈送的錦旗3面,2006年一中隊被昆明市滇管執法局評為“優秀執法中隊”、三名同志獲得“優秀執法隊員”稱號。

自2005年成立以來共調查處理了158起涉嫌排污、違規建房等違反《滇池保護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拆除界樁內違章建筑317.6平方米,入湖河道邊違章建筑3100平方米。辦理市、區熱線交辦件43件,群眾舉報件46件,辦結率100%、投訴人滿意率100%,有效遏制了亂排、亂建等行為對滇池造成的危害。漁政執法共出動船艇1103只次,查處違章偷捕事件129件,收繳船只16只、大盤輪胎200余套,蝦籠、迷魂陣6000余個,各類漁網35000余張,收繳魚類約20余噸放回滇池,有力打擊了偷盜捕行為,維護了滇池漁業生態平衡。組織開展轄區滇池流域“禁磷、限磷”工作,共發放宣傳單3000余份,收繳含磷洗滌用品約5噸。在2007年1月1日前按照市委、市政府通告精神,完成了轄區禁止燃油性機動船舶工作,取締了船舶102艘,杜絕了燃油性船舶對滇池水體造成的污染。

編輯:肖瓊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