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建團85周年,深化"知榮辱·明使命·共奮進"主題活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扎實推進青年理論武裝工作,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多做貢獻,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決定在中央國家機關廣大團員青年中組織開展"我讀經典原著"系列活動。要求各部門機關團委邀請本部門領導為團員青年"薦書寄語",并下發廣大團員青年學習。
部領導對此項活動高度重視,根據青年成長進步和水利事業發展的需要,從贏得青年、贏得未來的高度,為廣大團員青年推薦了重要書目和篇目,提出了殷切期望,指出了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
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陳雷
推薦篇目:胡錦濤同志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推薦理由: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也是水利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于廣大水利青年更好地成長為水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贈言寄語:希望廣大水利青年自覺服務水利、服務人民、服務祖國,與水利同發展、與人民齊奮斗、與祖國共奮進,做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堅定實踐者和積極推動者。
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鄂竟平
推薦書目:李瑞環同志的《學哲學 用哲學》。
推薦理由:可提高思辯能力。
贈言寄語:信哲學,學哲學,終身受用。
水利部黨組成員、中紀委駐部紀檢組組長張印忠
推薦篇目:毛澤東同志的《重要的問題在善于學習》(《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推薦理由:學習是每個人終生需要的,善于學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文章中"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按照情況活用原則"等論述,對我們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贈言寄語:虛心的人向周圍的一切人學習,善于學習的人將不斷進步。
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矯勇
推薦篇目:列寧同志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寧選集》第4卷)。
推薦理由: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尤其教導年輕人如何樹立理想,如何面對困難和克服困難,遵守紀律,敢于和善于做扎實的基層工作。這是我下鄉時喜歡讀的一篇文章。
贈言寄語:丟掉不切實際的"幼想",善于團結,做扎實工作,擁抱美好的未來。
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周英
推薦篇目: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推薦理由: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是為著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揭露看輕實踐的教條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而寫的。學習《實踐論》,對于我們樹立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堅持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贈言寄語:希望廣大團員青年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善于創新,甘于奉獻,把實現自身價值同發展水利事業緊密聯系起來,在火熱的水利實踐中創造出無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
推薦書目:《毛澤東傳》。
推薦理由:一代偉人毛澤東,傳奇而光輝的一生,給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出版的《毛澤東傳》,是一部集學術性、權威性于一體的高水平的毛澤東生平、事業、思想史書。該書的最大特點是用事實說話,用大量翔實的史料記述了一代偉人毛澤東的人生歷程。研讀此書,能從中全面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時期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導思想形成過程以及所創造的豐功偉績;了解毛澤東對于探索中國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建設道路所作的艱辛努力和歷史貢獻,以及在探索過程中經歷的曲折歷程。該書并不諱言毛澤東同志的失誤,對當時的國內外歷史背景和他做出決策的思考過程、失誤原因,作了客觀的敘述。細細品讀這本傳記,可從中獲得精神鼓舞,錘煉操守,凈化心靈,不斷提升思想境界,磨礪責任感和使命感。
贈言寄語:古今中外,大凡有作為者,必把讀書學習放在重要位置。我們的開國領袖們,無論戎馬倥傯,還是日理萬機,從未放松讀書學習。他們正是把讀書學習與革命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在革命和建設中凝練真知灼見,也才能走在時代前列,取得事業成功。希望青年同志與書為友,多讀書、讀好書,保持旺盛的學習勁頭,讓讀書成為習慣,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努力為祖國的水利事業貢獻聰明才智。
近日,部直屬機關團委下發了《關于組織團員青年學習部領導"薦書寄語"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團組織要切實把這項活動作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爭取黨政領導支持,精心組織,抓實抓好。《通知》要求,各級團組織要以閱讀紅色經典為載體,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線,以學習、創造、奉獻為導向,以服務青年全面發展為目標,引導廣大青年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為推進水利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