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水務局發布消息,按照預定計劃,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清洋河改造工程將于6月完工。這條曾經“臭”名遠播的“排水溝”,屆時將按照設計藍圖那樣變成既能防洪排水,又可以美化環境的奧運水系景觀。
治理工程引入自動化監控系統
清洋河綜合整治工程任務主要包括新建水閘3座,橡膠壩2座,橋1座。全河實現自動化控制與檢測。改造后,清洋河將具有三大功能:解決奧運中心區防洪排水問題;為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增添亮麗的水系景觀;為奧運主湖水質改善工程提供循環通道。到奧運會期間,這里的水質將達到三類。
為實現洪水科學調度和實時監測河道水質,在治理工程引入了自動化監控系統。系統建設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系統建設開發兩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視頻監視系統、閘門控制系統和水質水位信息監測系統。軟件除了對硬件采集信息展示外,增加了洪水調度系統和三維模擬飛行系統。系統可對河道實現自動化控制,實時采集渠道內水質、水位等數據上傳至中心,洪水模擬調度及三維展示。系統所有信息均可與市水務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單位共享。
景觀建設突出清野幽艷
站在清洋河岸邊,可以看到清洋河整治工程的宣傳展板,按照上面的設計藍圖,河道在治理之后將呈現“清”、“野”、“幽”、“艷”的特點。據朝陽區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奧運會時,這種“清”、“野”、“幽”、“艷”并重的景致將呈現在中外游客的眼前。
由于河道主要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內,北園整體景觀特色為自然野趣,因此在治理工程中將河岸設計為花草地。草地上種植波斯菊、金雞菊等粗放管理型的花卉,上層種植合歡及欒樹形成了疏朗“清”新的景觀。
河道周邊為公園生態展示區,設計有濕地、招鳥區等,河道種植重點體現生物多樣性,采用復層種植的手法,通過對喬、灌、地被、草及水生植物的合理搭配,并盡量利用現已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形成層次豐富的“近自然”植物群落,以期能在今后形成穩定性高,能自我維持,少人工管理的生態型綠地。
在河道兩岸植物選擇上,主要選擇一些管理粗放、有一定自播繁衍能力的種類,如柳、桑樹、蘆葦、慈姑等植物來體現“野”趣。
河道南岸為公園主山,北岸為五環路隔離林帶,空間上較為郁閉,設計中利用這一特點,在現狀大樹下增加小喬、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增加河道的郁閉度,突出“幽”靜深遠的景觀。
在沿岸改造中還設計了多處草坪,形成河岸邊的開放空間。種植以春景為主,植物品種上選擇柳樹、山桃、碧桃、連翹、迎春等春花植物,在春季形成桃紅柳綠,繁花似錦的“艷”景。
水清岸綠效果初現
一年前,這里還是一條城中村排水溝,河道只有現在的一半寬,河水污濁不堪,河岸上雜草叢生。水質很差,又臭又黑,人們經過這里都得捂住鼻子。與周圍森林公園的整體環境很不協調。如今,治理后的清洋河河道開闊,斷面曲折多變,宜寬則寬、宜彎則彎,河坡種植結構合理,物種豐富,景觀效果優美,看上去與整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協調統一。此外,在河道的整治工程中,生態磚、生態袋、魚巢磚、鉛絲石籠等生態型材料得到運用,增加了河道和環境的親和力。
2007年年底,清河水環境治理工程綜合整治工程將全面完工。在施工中的清河水環境整治二期工程工地,筆者看到這里的河水清澈,綠色盎然。清河管理處處長李柱介紹說,河岸所采用的鵝卵石是為了保護河岸不受水流沖擊,當然也是為了生態上的美觀;帶“孔”的磚片叫魚巢磚,可以讓水生物生殖繁衍,工程完工后要在“孔”上撒上草種,不僅能讓魚兒生存下來,還能長出草兒來。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