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3月16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該法將對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環保產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這是業內人士一直在關注的,因此中國水網特別邀請了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潘鴿律師撰文就相關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企業所得稅法和物權法兩部新法律的出臺,必將對環保行業的發展產生大的影響,中國水網近期陸續推出系列采訪,邀請專業人士進行相關解讀。
統一稅率對內資和外資分別有什么影響?
統一稅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內外資采取不同的稅率,對外資采取明顯優于內資的稅率,藉此吸引外資、彌補我國改革開放的資金不足的,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不同的稅率對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引進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迅速,我國的內資企業發展越來越迅速穩健時,同時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所取得的發展,內外資企業所得稅適用不同的稅率已經不再符合國內或國際形勢的要求。
統一稅率對內資企業的影響: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內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由33%下調至25%,法定稅率降低了八個百分點,企業的實際稅負應該是下降了;
其次,統一稅率從法律層面上規定了內外資企業的同一稅率,對外資不再實行優于內資的稅率,確定了內資和外資企業在稅收法律上的公平地位,為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公平競爭奠定了法律基礎。統一稅率有利于促進我國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競爭,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
統一稅率對外資企業的影響:
首先,外資企業將和內資企業適用統一稅率,由原來的24或15%的稅率上升到現在的25%,從稅負上來說,外資企業的稅負是上升了。外資企業不再享有優于內資企業的稅收優惠(屬于我國適用優惠稅率產業的行業除外);
其次,原來享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外資企業對適用統一的25%稅率有一個過渡期,即五年內逐步過渡到新稅率。新稅法公布前已經批準設立的企業,依照當時的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享受低稅率優惠的,按照國務院規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內,逐步過渡到本法規定的稅率;享受定期減免稅優惠的,按照國務院規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繼續享受到期滿為止,但因未獲利而尚未享受優惠的,優惠期限從新稅法施行年度起計算;
再次,新稅法的同一稅率規定以及有關稅收優惠新的規定,說明我國對外資的引進的有所偏向,有選擇性地引進外資,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合理發展。這些主要表現在對高新技術、節約社會資源的稅收優惠的偏向。而外資企業只要具有這些優勢的,即可以享受我國的稅收優惠。
而外資企業單獨享受的稅前扣除優惠、生產性企業再投資退稅優惠、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上的優惠等今后也將與內資企業統一。
新稅法對環保產業產生哪些影響?
環保產業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稅法”)頒布之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已經對環保產業實行了稅收減免優惠。以廢水處理業為例,工業企業節水技術改造設備投資的40%,可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9]290號文件有關規定,抵減當年新增所得稅。對于以廢水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可以按財稅字[1994]001號文件有關規定,減免所得稅5年。
新稅法繼續沿用了以前的對環保產業的實行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的思想,根據新稅法的第二十五條規定:“ 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和第五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國家已確定的其他鼓勵類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減免稅優惠。”上述規定從總體上明確了環保產業作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享有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政策。
新稅法的第二十七條第二、三項規定:“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二)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該條規定具體規定了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環保產業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同時,新稅法第三十四條又具體規定了:“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上述規定都表明了新稅法在環保產業上不僅保持對原來的環保、節水設備投資抵免稅收的政策,并且擴大到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
盡管新稅法在法律上規定了對環保產業的稅收優惠,但是沒有規定實施的具體辦法,正如新稅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本法規定的稅收優惠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因此,新稅法是在從法律制度上確定了國家對環保產業實施稅收優惠,保障了環保產業享有國家稅收優惠的政策。但在具體實施上,仍依賴于此前制定的有關稅收優惠的具體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隨后根據新稅法制定的新的優惠稅收實施條例或其他規定。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 潘鴿
相關閱讀:新企業所得稅法為環保行業帶來什么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