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近一年的精心策劃與籌備,10月31日上午9:00,“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工程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隆重開幕,本次會議作為聯合國項目“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的重要環節,由清華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聯合舉辦,并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美鋁基金的支持。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出席了本次會議。開幕式由陳吉寧副校長主持,他代表清華大學對參會的各位中外來賓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開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章新勝到場并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級項目專家Anthony Marjoram先生和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Kamel AYADI教授均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嘉賓有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程東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全委會秘書長田曉剛等人。此外,來自十幾個國家的三十多位學者和官員應邀出席了本次會議,與會的還有高校管理人員、教學研究人員以及工程界相關人士,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工程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可持續發展對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各類工程教育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途徑、面臨的矛盾和應對策略;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引下工程教育改革的實踐以及可持續發展工程教育的國際合作等。
本次研討會由大會報告和分會報告兩部分組成。大會報告邀請了國內外6位著名學者專家做大會發言,分別在31日上午和1日上午進行。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環境科學與管理學院的Ernst von Weizsacker教授做了《資源生產力能否成為衡量技術進步的主旋律?它對工程教育意味著什么?》的發言;日本東北大學石田秀輝教授做了《面向環境戰略管理和可持續技術解決方案的教育》的發言;菲律賓德拉薩大學的Anthony Shun Fung Chiu教授做了《工程教育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集成:南北合作》的演講;中國東北大學教授陸鐘武院士做了《談大學如何為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國清華大學教授錢易院士做了《環境倫理觀與工程教育》的大會報告。他們的發言共同深入探討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工程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及其對策?! ”敬螘h還在31日下午設立了5個分會場,分別圍繞面向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環境工程教育、土木工程教育、化工/材料工程教育、信息與智能工程教育、電機工程教育展開討論。分會討論邀請了數位專家先作引導性發言,然后與參會人進行開放式探討。形式生動活潑,發言人和聽眾討論熱烈。會議還在11月1日上午進行了“青年工程師、學生和與會對表的對話”專場,安排了工程教育領域知名學者與清華大學學生共同進行探討?! ?1月1日下午,研討會將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閉幕。閉幕式由清華大學汪勁松副校長主持,各分會將做總結報告,錢易院士和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Kamel AYADI教授將做大會總結?! ”敬未髸閷崿F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的目標做出積極的貢獻,它不但為世界工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有力地推動了工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而且對于加強南北合作、共同促進世界文化交流、推動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而言,也是一個成功的范例。
(中國水網報道)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