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一時期,城市里漲價聲喊得最響的無疑當屬水價了。水價調整已在一些大城市陸續展開,并且在居民用水中首次實行了“階梯式水價”。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通過媒體發表“將在老百姓許可和承受范圍之內逐步提高水價”的講話,強調中國水資源無論是短缺還是污染,都是很嚴重的,但中國的自來水價格又是非常低的,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水資源,水價是一個很好的調節杠桿。
但作為百姓更關心的水價的改革乃至水務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哪些切實的好處……
我國全面推進水價改革 缺水地將高額累進加價
鼓勵國外資本和民間資本投入節水型社會建設;基本完成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方案,確定流域內各省市區的用水權指標;全面推進水價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利用經濟手段促進節約用水。
■ 建設部:水價改革不能"絕對市場化" 不會一蹴而就
中國政府已決心在水價改革進程中承擔更大的責任,而不是把改革成本全部推向民眾。9月10日,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中國不可能按照發達國家給出的“絕對市場化”的“藥方”進行水價改革。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改革之路,并充分考慮百姓和社會承受能力,逐步推進。
■ 梯狀水價箭在弦 對百姓有何影響
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很大,對于窮人而言,生活用水的開支占其總收入的很大比例,因此哪怕他們將自己的用水量嚴格限制在第一梯級的范圍內,水價的些微上漲也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窘困,只好進一步地壓縮自己已經很可憐的用水量。
但對富人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階梯式水價”不僅不能限制他們浪費水,反而為了他們浪費水提供了借口,開了綠燈。而他們大量耗水的結果反過來又加速了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其結果是推動總體水價的進一步上漲,使窮人更加用不起水。
■ 水價調整將撬動萬億元水務市場
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整個水務市場投資總額將在一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包括供水、污水處理、中水回收利用和排水、水污染防治等多個領域。由于投資規模巨大,引入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等多元投資是必然趨勢。水價調整必須兼顧中國社會的價格承受力、合理的投資結構以及有力的政府監管機制三方面的平衡……
■逐步推進改革 使百姓利益得到保障
我國只擁有全球7%的淡水資源。這些淡水資源要支撐超過全球21%的人口,而且60%的水資源分布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同時,高速工業化和高速城鎮化要持續幾十年,這幾十年中許多深層次的資源利用矛盾將暴露。中國要根據自己的國情改革水價,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在一起,使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