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唐山市城市管理局公告
唐政法辦公[2006]1號
為促進再生水有效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市政府將制定《唐山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提高立法質量,現將《辦法(征求意見草案)》予以公布。請社會各界提出修改意見或建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起草單位還將針對所提意見中的重點問題,舉行聽證會。
對《辦法(征求意見草案)》的意見或建議可以書面或電子郵件方式反饋唐山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截止時間為2006年5月15日,聽證會召開具體時間、地點另行公告。
通訊地址:唐山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唐山市西山道3號) 郵政編碼:063000
傳真:2802456 2802381 電子信箱;tsfazhi@sohu.com
2006年4月4日
唐山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為促進再生水有效利用,改善水體環境質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障用水安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根據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再生水利用的規劃、建設、經營和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再生水,是指城市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經二級處理或深度處理后,達到國家及地方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
本辦法所稱再生水利用設施,是指再生水處理設施、輸水管網、加壓泵站、計量設施、維修站點和其他相關設施。
第四條市城市管理行政部門負責本市再生水利用的管理工作;各縣(市)、區政府城市管理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再生水利用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政府鼓勵開展再生水利用的科學研究以及先進技術、工藝的引進和應用,鼓勵再生水利用設施的建設,并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
第六條再生水利用規劃由市規劃行政部門會同市城市管理行政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七條編制城市規劃或者進行城市建設,應當預留再生水利用設施的建設用地。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應當按照再生水規劃的要求鋪設再生水利用管線。
第八條工業冷卻、噴灑、固體輸送、景觀環境、園林綠化、車輛沖洗、道路噴灑及建筑施工等行業應當使用再生水,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的城市居民小區居民也可以使用再生水。
能夠利用再生水的項目,應當使用再生水,不得使用地表水或取用地下水。
第九條符合再生水使用條件的下列用(取)水戶應當使用再生水:
(一)日用水量在50立方米以上的工業企業;
(二)洗車場站;
(三)園林、綠化、景觀、建筑養護單位;’ (四)其他可以利用再生水的單位。
對前款規定的用(取)水戶,水行政部門應當核減地表水,地下水取水指標。
除洗車場站外,再生水用戶經備用水源行政部門批準可以保留備用水源,緊急情況下啟用備用水源,需報經備用水源行政部門同意。
第十條應當使用再生水的用(取)水戶,在再生水集中供水規劃管網覆蓋范圍內的,應當建設再生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
再生水供水管網不能覆蓋的洗車場站,應當通過配送方式使用再生水,其他單位應當按照再生水利用規劃和建設規范;標準,自建再生水利用設施。
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按照規定應當利用再生水的,其再生水利用設施或者再生水利用管道及其附屬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
第十二條城市管理行政部門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定期對再生水的水質進行監測。
第十三條再生水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水質檢測制度,保證再生水水質、水壓和水量符合國家及地方標準。
第十四條單位利用自建再生水利用設施處理的再生水,應當符合國家及地方標準。
第十五條再生水經營單位應當保證不間斷供水。因工程施工維修等原因暫停供水的,應提前24小時通知用戶,并及時排除設備故障。發生緊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用戶的,應當在搶修的同時通知用戶、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并報告城市管理行政部門。
第十六條再生水價格由再生水經營單位提出申請,經價格行政部門核定并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十七條再生水管道、水箱等外部設施表面應當涂成淺綠色,并按國家規定在出口處標注“非飲用水”標識。第十八條禁止單位和個人從事下列行為: (一)互相連接再生水與自來水管道; (二)改變再生水用途; (三)提取公共河道中由再生水經營單位提供的景觀用水。
第十九條單位或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1000元罰款。
(一)違反第九條規定不使用再生水的;
(二)違反第十條第一款規定不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或者再生水利用設施未達到國家規定要求的;
(三)違反第十三條規定再生水經營單位供水水質不達標的;
(四)違反第十八條規定的。
第二十條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的,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一條行政執法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級主管機關或者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