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今日在北京新大都飯店舉行,今天下午會議的主題是水業投資和水業改革的模式選擇與操作實踐。
水業投資主題由
以下為幾個典型的問題概要。
1.市政債券的法律障礙問題和保險資金介入基礎設施問題。
答:發債人有兩種,一種是由政府獨資控制的,相當于我們各地的城投公司,另外一個是在各地市場化項目拿到項目的國有控股公司。那么首先有這么一個事實,就是這件事是存在的,我們不能忽視這個事實;第二個是目前預算環境確實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但是我們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初期,現在很多文件都是部門級的,我們來向政府推出一個理念,來幫助政府去完善這方面的政策,包括我們的稅收制度,包括我們的很多國民待遇原則,都是隨著我們整個社會的變化在不停地變化。總的來說就是希望咱們能夠用市政債券這個模式,事實上市政債券如果真的要允許公開發行,對我們水務市場是一個顛覆性的(推動),所以我們現在在推進的過程當中是非常謹慎,非常穩妥的,謝謝大家。
2.關于特許經營權收費權中的融資手段問題。對于小城鎮來說,用什么作為擔保來獲得政策性資金,進行融資呢?
答:現在保險基金投資是剛剛開頭,特別是對于基礎設施行業。如果這個資金真的能用在水的行業的話,我想下一步我們能夠具體結合一些水在重點流域的國家重點項目,做一些可能突破。
特許經營是整個項目的融資工具,對原來的傳統的公司這是不可想象。但是對這種公司的金融創新的探討之下,逐步地進入項目融資的模式,得到了行業和銀行的逐步認同。
3.我想問的問題是政策性資金的獲得,民營企業是否有公平的機會?
答:我剛才說的課題,就是怎么能夠通過點滴的政策性資金的帶動,帶動下面的其他的商業資金的進入,那么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扶植社會資本。我們不簡單把它定義為民營資本或者外商企業,包括我剛才介紹的國開行這種資金,都可以直接面對民營資本,通過項目,或者通過投資主體直接申請這都沒問題。
注:以上內容根據現場記錄經過編輯整理。
(中國水網 現場報道)
編輯:謝曉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