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十一五”規劃:一句話背后的時代主題

時間:2005-11-16 17:13

評論(

“十五”計劃中的“積極發展水電”,在“十一五規劃”中成為“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
“十一五”規劃:一句話背后的時代主題
資源節約篇開欄的話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當前我國正在抓緊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努力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本報今起以資源節約為專題,連續一周開展系列報道。
有專家學者注意到,“十一五”規劃建議中對水電開發的表述是“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而上一個五年計劃的表述是“積極發展水電”。這一句話表述背后的變化,究竟意味著什么?
水電開發從積極到有序
“十一五”規劃建議發布之后,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在一個能源投資論壇上說,他數了數,建議中,關于能源那段話有200多個字。
徐錠明說,可別小看了這200多個字,這差不多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能源發展的“綱”,讀來意味深長。
對此,長期研究中國水資源的民間專家馬軍說,200多個字里,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
而國家環保總局環評司巡視員牟廣豐注意到,上一個五年,相關說法是“進一步調整電源結構,充分利用現有發電能力,積極發展水電……”。
牟廣豐認為,“十一五”規劃中的“有序”一詞意義深刻,意在表達水資源開發利用應該從現在的無序到有序,從過度到適度,從一時到持久。
來自水利部門的說法是,未來15~20年是中國水電建設的良好機遇期。對此,有關專家表態說,良好的機遇也要“戴上保護生態的帽子”。
2004年,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一次水利系統的講話中說,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國水電發展受到的制約不同,先后經歷了技術制約、投資制約、市場制約和生態制約四個發展階段。
對此,有人說,今天要建一個水壩,技術、投資和市場消費已經不成為問題,克服水壩對生態的影響才是最大的難題。
汪恕誠講話中的進一步闡述是,怒江該不該開發水電,都江堰楊柳湖電站該不該建等爭論都是大壩與生態問題在實踐層面上引發的,焦點都是生態問題。只有把生態問題解決好了,水電事業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生態的話題成了任何形態的開發水資源都繞不開的話題。
“跑馬圈水”是否已被終結
過去幾年間,頻頻拉響的缺電警鐘使得我國水電開發步伐大大加快,特別是水能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正經歷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期。這個黃金時期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一個“跑馬圈水”式地過度開發水電資源的時期。
曾有專家這樣撰文描述,在一些地區,凡是水資源較為豐富的流域,幾乎都被劃入大大小小發電公司的開發范圍,出現了一些無立項、無設計、無驗收、無管理的項目。
云南省2003年中小水電在建規模216萬千瓦,其中新開工185萬千瓦,創下了該省歷史之最。四川省近年新建的中小水電站總數達967座,新增裝機163.4萬千瓦,占這個省現有中小水電裝機容量502萬千瓦的三分之一強。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等32名專家聯名呼吁關注西南地區“跑馬圈水”帶來的危害。
專家們認為,我國的能源仍然十分短缺,對我國西部豐富的水能資源仍然要積極地加以開發,但開發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整體的長遠的經濟、社會利益為代價,應當在充分考慮水資源的生態功能、環境功能和景觀功能的綜合開發模式下進行。水電工程項目的選擇、建設和運營都要與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相適應,真正體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籌兼顧。
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鄭易生的說法是,當前的主要問題,不是有人反對一切水電建設,而是在水電大干快上的熱潮中缺乏慎重的態度。
2004年,有媒體報道說,有關部門開始對無序建設的水電進行檢查,全國清查出“四無”(無立項、無設計、無驗收、無管理)水電站3000多座。
2004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水電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建壩還是拆壩,水電究竟是不是清潔能源,水電開發帶來的生態影響是否能被緩解,移民帶來的生態問題怎樣解決……一系列與水電開發相關的生態問題都被人們廣泛討論著。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說,當前有一種反對一切形式的水電開發的傾向。他認為,早期建的一些電站排沙效果不甚理想,一些電站對局部的生態環境影響較大,還有一些電站對移民后期扶持力度不夠,問題未完全解決好,也因此使水電建設脫貧致富的優勢未充分發揮出來,致使一些人對水電的環保性以及水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產生了懷疑。
由此,有關部門表態說,歡迎對水電建設提出善意批評和建議,但不贊成反對一切形式水電開發的意見,必須兼顧發展和保護兩者的關系。
保護生態和有序開發如何兼得
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曾說,生態問題處理好了,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可能會更快、更好,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會遭受挫折。前蘇聯的水電發展,有一個時期就曾因生態問題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批評和譴責而陷入低谷。要引以為戒,不能重蹈覆轍。
這其實已經給了生態很高的地位,但究竟怎樣才能使“保護生態”和“有序”這樣的字眼成為現實,牟廣豐說,水電建設規劃不僅要關注資源開發布局、規模、結構、方式及開發時序等技術經濟開發條件,還要考慮流域和區域的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需求,要給生態環境保護留出必要河段和水量,河流水電動能經濟規劃要向“綠色”規劃方向發展。
牟廣豐說,過去水電項目做環境影響評價,每個水壩都只根據自己的建設特點做評價,結果出現了一條河上密密麻麻的水壩,一個水壩恨不得連上另一個水壩。今后做環評時應該現對整個流域進行環評,看看一條河到底有怎樣的生態環境容量支撐起水電發展,這樣才能做到有序。
而專家則建議,應當由國家組織西部水電開發的規劃,按“大水利”的思路制訂中國西部及西部各省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總體規劃。在不宜進行水電項目建設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世界遺產區、國家生態功能區以及其他需要進行保護的區域內,劃定保護河段和保護流域區,禁止進行水電工程建設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設。
本報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劉世昕  
《中國青年報》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