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大環境正式發布《2024可持續發展報告》,交出一份“綠色成績單”。作為亞洲環保行業領軍企業,光大環境以“情系生態環境,筑夢美麗中國”為使命,在固廢、泛水、清潔能源領域持續發力,連續6年蟬聯“中國環境企業營收前50”榜首,連續14年穩居“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之首,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
01踐行綠色發展:守護綠水青山
主要環境數據:
減排積極實踐:
甘肅武威垃圾發電項目成功注冊備案為國際核證資源減排標準(「VCS」)項目,為光大環境首個成功注冊備案的VCS項目。根據測算,項目預計可在十年計入期內累計貢獻減排量約37.2萬噸。
光大綠色環保黃石輪胎項目獲得國際可持續發展與碳認證 (「ISCC」)雙重認證。
光大綠色環保懷遠項目順利完成全系統首筆綠色電力證書交易。
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當下威脅全球的首要風險,亦是我們最為關注的議題。
我們參照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機關之框架下氣候信息披露的實施指引》,圍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四個領域,積極對氣候專項披露深化描述。
我們擴大范疇3碳排放數據的披露,披露來自第三方運輸及員工飛機差旅的排放。
提前一年為合規性打好基礎,提升信息透明度及可靠性,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02服務于民:構建「政企民」利益共同體
助力人才成長:
員工培訓總時數:1,132,288小時
員工人均培訓時數:76小時
員工覆蓋率:100%
光大環境舉辦公司全系統2024年
安環管理專題培訓
回饋社會大眾:
公眾開放:
我們的項目共接待超過80,000名參觀人士
超過1,900批次參觀人士
共有130個項目獲得「環境教育基地」或「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本公司已向公眾開放226個環保設施
光大水務舉辦以「水潤初心,攜手筑夢」
為主題的環保教育活動
鄉村振興:
直接或間接提供工作崗位43,875個
帶動農民增收約人民幣25.03億元
令超過495.6萬名農民受益
新化項目是公司重點發展的生態產業定點幫扶項目,榮獲“2024年度民生工程”國家級榮譽稱號,展現了光大環境依靠專業技術實施環保產業定點幫扶的優勢。
慈善公益:
參與23次慈善公益活動
員工總時數367小時
捐款總金額(現金)港幣1,192,730元
光大環境旗下公益基金會發布
「綠翼計劃」香港環保教育公益行動
03以實促穩,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聚焦戰略引領。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環境綜合服務商」戰略目標,明確科技化、國際化、生態型的 「兩化一型」核心發展戰略,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以高質量的運營管理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不斷提升管理質效,持續增強專業價值。
聚焦內部管理提升,全面加強制度建設,更新制度50余項,組織編制案例庫,進一步梳理總結經驗教訓。
加強風險防控和合規管理,持續開展風險評估與風險偏好管控工作,構建覆蓋項目公司的風險管理信息模塊。本著風險可控、動態調整、穿透管理的原則,將特殊目的載體(「SPVs」)納入全面風險和內控合規管理體系。
加強安環管理,二零二四年實現近7年來首次全年沒有發生重傷及以上安全事故。
04可持續發展榮譽
獲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
(連續第九年)
獲納入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
(連續第十四年)
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
連續第二年(所屬行業評分第一)
應對氣候變化企業優秀獎(CDP) A-等級
2024年度責任品牌、年度公益案例
(中國公益節)
05展望未來
光大環境將堅定不移把國家「雙碳」目標視為重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的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實促穩,聚焦主責主業,深化「兩化一型」,大力增收創效,積極防范和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著力鞏固環保行業龍頭地位,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民生中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夯基固本。同 時,我們承諾傾聽各方聲音,與所有利益相關者攜手,共塑行業與企業美好未來。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