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赤湖工業園污水處理廠九江
推薦單位:碧水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
項目概況
項目一期占地面積34畝,總占地面積52畝,一期設計規模2萬噸/日,遠期4萬噸/日,服務范圍九江縣赤湖工業園(主要為工業污水)及九江縣赤湖工業園生活區(生活污水)。項目采用格柵預處理+混凝沉淀池+AA0+MBR工藝,處理后的廢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B 標準,最終排入長江。項目于2019年7月進入試運營,2020年1月1日轉入商運。
一期提標改造工程于2023年10月啟動,2024年9月完成竣工驗收,新增用地15.4畝,處理工藝上新增預處理(高效分離+鐵碳微電解)及深度處理(活性焦吸附再生)工藝,同時新增投加碳源系統污泥處理工藝采用離心脫水+低溫烘干,處理后污泥含水率≤60%。處理后的廢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
示范意義
改善水質:污水廠可以對園區內產生的各種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質、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防止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中,從而有效改善周邊水體的水質,保護當地的水生態環境。這對于維護長江流域的生態平衡、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義,為周邊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基礎。
減少污染:通過對污水的有效處理,降低了污水中污染物對土壤、空氣等環境要素的污染風險。避免了因污水排放導致的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破壞以及空氣污染等問題,有助于保護整個園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
技術示范方面:
推廣先進技術:赤湖工業園污水廠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可能采用了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如預處理+mbr 工藝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其他地區的污水處理廠提供借鑒和參考,推動污水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
培養專業人才:污水廠的運營和管理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赤湖工業園污水廠可以成為培養污水處理專業人才的實踐基地,為行業輸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管理模式方面:
規范管理流程:污水廠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和規范的操作流程。赤湖工業園污水廠可以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索出一套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為其他污水處理廠提供管理經驗,促進整個污水處理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
加強監管合作:在污水廠的運營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園區管理機構、企業等多方的共同監管和合作。赤湖工業園污水廠可以作為一個范例,展示各方如何有效協作,加強對污水處理的監管,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污水達標排放。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赤湖污水廠根據園區企業發展特性,通過提標改造工藝調整,增加了預處理(鐵碳微電解)及深度處理(活性焦吸附再生),結合原有AAO+MBR工藝,有效解決園區長遠的發展問題。
(2)社會效益
提升園區吸引力: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是工業園區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擁有高效的污水廠可以為園區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入駐。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會優先考慮基礎設施完善、環境質量好的園區,這將促進赤湖工業園的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
降低企業成本:對于園區內的企業來說,將污水集中排放到污水廠進行處理,比企業各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成本更低。這不僅節省了企業的建設和運營成本,還可以使企業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中,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
(3)生態效益
水生態保護:
水質改善:污水廠對園區內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去除污水中的各類污染物,如有機物、重金屬、氮、磷等。處理后的水達標排放,減少了對周邊水體的污染,避免了污水直接排放導致的水體富營養化、黑臭等問題,有助于保護當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維護水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
水源保護:赤湖工業園周邊存在一些飲用水水源地或重要的水資源保護區,污水廠的有效運行可以防止污水對這些水源的污染,保障了居民的飲用水安全。
土壤生態保護:未經處理的污水如果直接排放或滲漏到土壤中,會導致土壤的酸堿度發生變化,破壞土壤的結構和肥力,影響植被的生長。而污水廠對污水進行處理后,減少了污水對土壤的污染風險,保護了園區及周邊的土壤生態環境,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和植被的恢復。
大氣環境改善: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臭氣和有害氣體,如果不加以處理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對周邊的大氣環境造成污染。赤湖工業園污水廠通常會采取相應的除臭和氣體處理措施,如安裝除臭設備、設置通風系統等,減少了臭氣和有害氣體的排放,改善了周邊的大氣環境質量。
生態系統穩定:通過對污水的有效處理,減少了污水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干擾和破壞,維護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健康的生態系統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和抗干擾能力,能夠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鐵碳微電解+AAO+MBR+活性焦吸附再生。
(2)工藝/裝備原理
該工藝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設備中填充的納米多金屬電解催化填料自身產生 1.2V 的電位差,當通水后,在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原電池,以廢水做電解質,通過原電池放電形成電流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H]、Fe2+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 Fe2+進一步氧化成 Fe3+,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堿調 pH 值后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
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于一般藥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
AA/O+MBR污水處理。工藝主要由預處理、AA/O反應器、MBR反應器和膜過濾等部分組成。污水經過預處理,去除大顆粒懸浮物后,進入AA/O反應器,分別經過厭氧、缺氧和好氧三個階段,完成脫氮除磷,并消耗掉有機物,經過AA/O反應器處理的污水進入MBR反應器,通過膜生物反應和膜過濾,有效去除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和污泥,產生出水質量優良的處理水。
活性焦吸附再生:當污染物分子接近活性焦固體表面時,首先發生物理吸附,此時污染物分子進一步基接近活性焦固體表面,由于電子運動的相互排斥,使污染物分子的勢能急劇上升;當污染物分子勢能上升到其活化能以上時,就發生化學吸附。活性焦過濾是將水中懸浮狀態的污染物進行截留的過程,被截留的懸浮物充塞于活性焦孔道、表面、空隙間。活性焦對懸浮物的截留能力的大小由活性焦比表面積決定。低流速時,活性焦的過濾能力主要地來自活性焦的篩除作用;高流速時,活性焦的過濾能力來自活性焦顆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在過濾過程中,活性焦顆粒的比表面積越大,對水中懸浮物的附著力越強。
(3)工藝/裝備特點
鐵碳微電解: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于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 COD 和色度,大大提高可生化性。
MBR工藝:高效的固液分離,出水水質優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少;占地面積小,無需二沉池,工藝設備集中;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克服了傳統活性污泥法易發生污泥膨脹的弊端;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活性焦吸附再生:存在低溫影響低,占地面積小,安全性及穩定性高,可循環使用,后期維護簡單,費用低等特性。
(4)應用工業領域
適用于處理食品工業廢水、水產加工廢水、養殖廢水、化妝品生產廢水、染料廢水、酒精廢水等多個工業領域。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