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上海奉賢奉城老街雨污混接改造工程
推薦單位: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設備材料供應
項目所在地:上海市
項目概況
本項目位于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本項目東西向長約800米,南北向長約600米,占地約48公頃,東、西、南三面臨河,北側為市政道路,設有市政污水管網。整體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最大高差約2米,臨河區域存在被淹的風險。大多為居民區,房屋密集,居民房屋多為二層、三層建筑,少數為五層、六層的多層建筑,另有商業街、學校、工廠等,業態多,道路多,其中機動車道為單車道或雙車道,人行巷道較狹窄。
本項目原設有雨污合流管網,現通過增設非重力排水系統,實現雨污分流的目的,另對臨河區域進行沿河截污,徹底解決河道的污染源。
本項目服務人口13622人,污水收集率100%,設7套動力源站,共968座真空井,敷設De75-De225的真空管約16570米。
示范意義
技術創新引領:項目采用真空(負壓)排水系統,突破傳統重力排水對地形、埋深等條件的依賴,通過靈活管線布局、密閉收集和智慧化管控,實現高精度雨污分流,尤其適用于歷史街區的復雜環境。
生態效益顯著:通過源頭截污和管網重構,有效阻斷污水直排河道,降低河道黑臭風險,助力上?!氨趟Pl戰”目標,為城市水環境治理提供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歷史保護與更新結合:作為古街改造案例,工程在解決雨污混接的同時,注重減少對歷史風貌的破壞,通過非開挖技術等降低施工影響,為同類文化遺產區域的環保升級提供參考。
行業推廣價值:該項目被納入《2024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優秀案例,并作為2024上海水業熱點論壇實地考察項目,成為全國市政排水體系升級的標桿。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本項目采用非重力排水系統,從源頭解決了生活污水亂排亂放的問題,周邊河流的水質得到了提升。系統自身的特點,無臭氣逸散和污水泄漏,對環境改善和環境保護大有裨益,居民普遍反映污水異味消失,生活環境更舒適。
本項目響應國家生態保護發展要求,利于城市更新和美麗鄉村建設,利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為解決污水收集難題提供新思路,能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改善排水條件,提高居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2)社會效益
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徹底解決污水直排問題,減少河道黑臭風險,同步修繕老舊房屋滲漏問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整體形象。
安全保障強化:通過雨污分流管網重構和非開挖技術,降低雨季積水內澇隱患,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尤其在臺風等極端天氣下效果顯著。
(3)生態效益
上海奉賢奉城老街雨污混接改造工程通過雨污分流和真空排水技術,徹底阻斷污水直排河道,顯著改善周邊水體水質,降低黑臭風險。同時,源頭截污和管網重構減少了對自然水體的污染負荷,助力區域水生態修復,為城市水環境治理提供可復制的低碳技術路徑。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非重力排水系統。
(2)工藝/裝備原理
非重力排水系統通過在終端建立動力源站(又稱真空泵站)為前端真空管道及真空收集井提供動力。用戶端設置真空收集井,污水通過短距離的重力流管道進入真空收集井,井內液位到達預定高度時,井內真空閥自動打開,在常壓與真空的壓差作用下,污水被高速吸入真空管道。真空管道再將污水逐級輸送至終端的動力源站,最終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單元或市政污水管網。
(3)工藝/裝備特點
真空管具有管徑小、埋深淺、流速快,管線靈活,不受地形限制,密封性好、無臭無泄漏等優勢。管道埋深滿足最低覆土要求即可,在無凍土區域,管道埋深一般在0.7~1.2m。由于管道流速快,且處于真空狀態,管內污水不容易結冰。真空管道污水平均流速約4.5m/s。
(4)應用工業領域
醫藥、化工、石油、電子及半導體等。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