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曝氣沉砂池分布式氣提除砂系統
推薦單位:青島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設備材料供應
項目所在地: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
項目概況
目前國內外的曝氣沉砂池都采用吸砂橋和吸砂泵組合移動式除砂方式,存在設備故障點多、吸砂泵容易堵塞磨損、吸砂橋走偏、限位故障、移動電纜故障以及電動控制系統易損壞等問題。
本項目顛覆污水廠除砂設計的固有思維模式,以青島水務集團所屬城陽城區污水廠一二期曝氣沉砂池為研究對象,改原有移動式除砂和吸砂泵吸砂方式,為固定點分布式、有壓氣體為動力的氣體提砂。通過在提砂器的底部注入有壓氣體,利用氣體上升產生的高強負壓,吸取曝氣沉淀池底部沉砂,排出池外。
項目研究內容包括提砂器的設計計算、提砂器的附屬設備的設計安裝、提砂系統的分布設計、提砂裝置自動運行的實驗與調試。項目完成后,除砂量增加,節約了維修費和人工成本。
示范意義
該項目通過對曝氣沉砂池除砂方式深入分析研究,通過大量的試驗數據分析,改變了曝氣沉砂池除砂設計的固有模式,改為分布式氣提提砂,使工藝從不穩定轉化為穩定運行狀態;為污水廠除砂設計方面增加了一種曝氣沉砂池除砂方式,給設計單位提供一個新的除砂設計思路;該技術減少因曝氣沉砂池吸砂橋損壞而引起的工藝停產影響,除砂量增加,加強了曝氣沉砂池除砂效果,長期來看將會減少對后續排泥泵、脫水機等設備的磨損強度;池體除臭收集系統可利用現有氣提裝置的支架,減少投資;同時,由于改為固定分布提砂,提砂器高度和池面持平,覆面高度減少,曝氣沉砂池排氣量減小,減小除臭裝置換氣量,節省除臭系統投資。該項目城陽區污水廠兩個曝氣沉砂池應用,具有示范意義。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目前已在城陽城區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和三期曝氣沉砂池全池進行氣提改造,除砂效果良好,氣體提砂系統氣源可以從原曝氣氣源接入,成本可低至忽略不計。在曝氣沉砂池上增加覆蓋面,對臭氣收集后集中進行除臭處理,節省了除臭設備投資。
(2)社會效益
本裝置的研發,打破了原曝氣沉砂池設計和使用的固有模式,而且經過了嚴格的設計計算和充分的實踐論證,已經實現兩個項目的案例示范,獲得兩項發明專利,如果在污水處理行業推廣開來,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推動了污水處理預處理的科技研發補步伐。
(3)生態效益
通過氣提除砂改造,節省了投資,降低了材料消耗,為碳減排貢獻力量。同時,除砂量的增加,加大了曝氣沉砂池的除砂效率,減小了后續工藝中的設備磨損,為污泥處理階段的減量化做出貢獻,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曝氣沉砂池氣提除砂系統
(2)工藝/裝備原理
單個氣提裝置以有壓氣體為動力,通過在提砂器的底部注入有壓氣體,利用氣體上升產生的高強負壓,吸取曝氣沉淀池底部沉砂;氣提裝置在曝氣沉砂池分布式排列;每個氣提裝置上安裝電磁閥,設計程序自動間歇運行。
(3)工藝/裝備特點
本項目采用的技術,具有一定復雜性、系統性,通過對提砂器及附屬設備進行設計安裝、提砂系統進行分布設計、提砂裝置自動運行的實驗與調試等進行精準調控,有效提高了除砂量,減少了因曝氣沉砂池吸砂橋損壞而引起的工藝停產影響,具有可復制性。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