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自來水喝起來更清爽了?這可不是心理作用!
深圳水務科技公司悄悄上線了一款"土腥味克星"——2-MIB監測預警大師。
今天,就讓我們揭開這項"AI治水"黑科技的神秘面紗!
1自來水有腥味?原來是它在搗鬼!
2-甲基異莰醇
藍藻
"早上接杯水總聞到魚腥味?""燒開的水喝著有土味?",這些投訴背后,都藏著一個看不見的罪魁禍首——2-甲基異莰醇(簡稱2-MIB)。這種由藍藻代謝產生的嗅味物質,濃度超過10ng/L(相當于一游泳池水里滴入1滴)就能讓人明顯感到不適。
2傳統"盲人摸象"式治水困境
以往水廠應對2-MIB就像"盲人摸象",面臨以下困境:
監測難:等監測結果出來藻類已形成爆發趨勢,某水庫曾測出228.7ng/L,超標22倍。
投藥難:粉末活性炭不是加少,造成出水超標,就是加多造成浪費。
預警難:傳統監測設備成本150+萬,大多數有監測需求的水廠根本用不起,靠老師傅經驗"玄學調控",容易導致決策滯后。
3數字“水質哨兵”上崗
2-MIB監測預警大師的橫空出世,直接給行業來了個"技術三連擊",改變了水廠被動應對的局面,讓水廠“看得早、算得準、花得少”。
1?? AI之眼——水下福爾摩斯
通過700萬張藻類圖像訓練出的"火眼金睛",15秒識別包括偽魚腥藻、顫藻在內的40+藻種,識別準確率95%!
2?? AI智腦——預言家附體
融合XGBoost、LightGBM、CatBoost三大算法,并引入Facebook開源的Prophet時間序列模型,實現了15天精準預測,偏差<15%。
3?? 一網打盡——為水質把脈開方
2-MIB監測預警大師打通了水質數據、氣象情報和環境信息三路"情報網",把各個監測站的數據串成破案線索,生成水質“體檢報告”。
4未來已來:自來水進入"口感時代"
2023年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首次將2-MIB納入強制指標,限值為10ng/L。2007年太湖藍藻污染事件造成了無錫全城自來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嚴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裝水被搶購一空。這種突發事件背后,是傳統監測技術的滯后和治理手段的粗放。國外雖有類似技術,但設備昂貴、效率低下,無法滿足國內大規模應用的需求。
2-MIB監測預警大師的出現,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更以AI為核心,實現了成本與效率的雙重突破。它讓水質預警從"經驗驅動"升級為"數據驅動",為全國水廠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目前,2-MIB監測預警大師已在深圳多座水庫穩定運行,同時藻類在線監測平臺(AMOS)已走出深圳,在安徽、貴州等地上線。
未來,隨著國際社會對水質問題的持續關注,2-MIB監測預警大師或許會成為中國"智造"出海的一張名片,從解決民生小確幸,到推動行業技術創新。
Ta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