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綠谷工作室專訪上海百歐特環保公司創始人鄭倩倩,作為一位1988年出生的女性創業者,鄭倩倩以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環保事業的熱情,在男性主導的環保技術領域中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她的故事不僅是關于從零到一的創業歷程,更是關于如何在逆境中尋找機遇、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創新和如何以誠信和專業贏得市場的生動案例。
目錄
對話上海百歐特環保鄭倩倩:創業公司生存法則
01 “小女孩”創業
02 天使投資人
03 一路向西
04 環保銷售的清流
05 無動力的“金娃娃”
06 神奇填料
07 在競爭中成長
08 本命年
09 你是什么人,你就會遇上什么人
10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活法
那些曾被認為是環保行業“正確答案”的企業變成泡沫,而在之后的時光里成長出來的新生企業,那些新發出來的嫩芽,是否真正有價值?
2024年12月,在望京的一家咖啡館里,我和年輕的環保創業者鄭倩倩見面,聊的內容包括:工作、成長、創業、愛、家庭、壓力、命運等。
當新時代的大潮席卷而來,創業老兵們面對從未見過的世界也無所適從。而擁有不多,但背負也不多的年輕創業者,試著找到節奏,建立自己的秩序。不管最終算不算成功者,那個思考、探索、試錯的過程,都讓他們免于陷入平庸。
01“小女孩”創業
在創業者標簽之外,出生于1988年的鄭倩倩是一個笑容可愛的女孩。
創業是從零到一,自己做一個局,而不進入別人的局。但最初,鄭倩倩沒有想過創業。
她在山東出生、長大,從小熱愛數學,高考期待著進入計算機專業,畢業后想從事IT方面的工作。
沒想到,造化弄人,她被調劑到了環境工程專業。
更沒想到,她還喜歡上了這個專業,也許她天生就是理工科的苗子。她說她也像王凱軍老師《環保回憶錄》里說的那樣,是干一行愛一行。
鄭倩倩在北京科技大學讀研畢業后,進入一家有海外技術鏈接屬性的環保企業工作,主要做國際技術對接和市場調研。她評價自己“很賣力”。
后來公司在市場端遭遇一些重創,隨即調遣她做市場部副部長,從那個時候起,她開始做銷售。
剛畢業兩年的鄭倩倩不太懂銷售,再好的技術,如果沒有業績支撐,客戶都會拒而遠之。她就拼命跑業務,尤其在西南、西北區域,主要就是內蒙古、云南、四川、青海這些地方,一跑就是四年。
2021年初,尚在疫情之間,鄭倩倩受北科大師兄們創業故事的影響,決心自主創業,離開別人的“局”,搭建自己心目之中烏托邦式還略帶書生意氣的“局”。
02天使投資人
環保領域里天使輪、Pre-A輪、種子期的投資事件極為罕見,即使有,也都是來自3F,即家庭Family、朋友Friends和傻瓜Fools。
鄭倩倩的支持者就是家庭和朋友。
結合創業依托的無動力、免維護的分散式產品,內芯像是生化特性的過濾,所以命名BioFilter,因技術源于歐洲,加之博匯特投資加持,所以公司諧音譯名百歐特。
博匯特如今已成立15周年,在業內早已成名,其創始人團隊潘建通、陳凱華、遲金寶是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友,又是鄭倩倩的師兄。
上海百歐特整個發展歷程,都有北京博匯特在技術層面、市場層面甚至管理層面保駕護航,這些支持,也讓百歐特走得更穩更遠。師兄妹有個共同心愿,抱團發展,共同創業,相互扶持,成就一段校友網絡創業的行業佳話。
其他資金則是來自家庭,她愛人父輩在宜興擁有極為傳統的環保設備類家族企業,
但鄭倩倩不愿跟隨上一代人傳統的發展足跡,另辟蹊徑,要緊靠北京研發優勢,密切鏈接德國技術源,打造自己心目中的科技型公司。
上海百歐特成立后,就從德國引進技術產品,主攻農污領域。公司雖小,但因為鄭倩倩有國際對接和銷售代理的過硬工作經驗,通過談判很快順利拿到了德國技術產品的代理。
03一路向西
2021年正好是新冠疫情時期,鄭倩倩天天出差去外地。家人不放心,紛紛勸說她回去上班。她說:“我這條路走到黑,都不可能再回去了。”
日以繼夜跑到8月份,歷經半年有余,一個業務都沒有。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
但到了9月份,訂單魚貫落地,第一年便簽了幾千萬,她只身一人,在西藏、青海、新疆,打開了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產品銷售的局面。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