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推廣中的實際挑戰
針對溢流污染的治理,行業雖已積累了一定的前沿技術成果,但在實際的推廣和應用中,仍面臨不少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溢流污染控制任務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它涉及基礎設施改造、排水體系管控等多個方面,需要對多個部門和單位的需求進行動態協調以保障總體效益的最大化,但組織架構和管理機制上的差異往往會加劇協調上的難度;其次,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部分傳統水務業主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不高,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意愿不足,這種現狀也制約了新技術在存量需求中的廣泛應用;此外,技術的經濟性和實用性水平也是限制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目前較嚴峻的競爭態勢下,市場各方對技術性價比的權衡呈現出了更高的敏感性,這對新技術的落地來說也不啻為一個巨大挑戰。
■ 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方向
針對以上問題,專家們紛紛給出了各自觀點并達成了如下共識:充分依托已有項目成果,從長期價值創造的層面持續加強新技術的宣講發聲和實踐引導,穩步提升行業和社會對新技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同時以落地應用和市場推廣為目標,通過深挖區域現有和潛在治理需求確定技術創新的方向和核心研發力量的部署,并積極做好技術的定向整合以暢通成果轉化渠道,以此確保技術經濟性和實用性的持續提升。
■ 會議總結:動態審視,分步推進
會議尾聲,王凱軍教授表示,開放式、多維度、深聚焦的頭腦風暴,能夠幫助我們相對全面的洞察問題的不同側面,也是技術創新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對問題保持長遠的、動態的審視,我們才有可能獲得相對透徹的理解,進而結合大趨勢對未來工作進行篩選、排序和分解,并為難點任務的推動和解決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
03
溢流治污,一流創新
環保產業未來轉型之大勢所趨
溢流污染治理,是環保產業升級階段的主流方向之一。3月,五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特別提到“推進雨季溢流污染總量削減”。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清晰傳達了國家對于該領域的重視與決心。
而此次匯集了業內資深專家的研討會也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會議的成功召開,不僅展示了現階段該領域的技術成果和應用實踐,同時,也為匯聚更多專家學者共同應對雨季溢流治污難題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交流合作平臺,以進一步驅動前沿技術的鏈接、市場需求的整合、跨領域資源的共享以及成功經驗的推廣。
未來,中持股份聯合各方力量將工作不斷引入深入,包括技術研發在內的多維度、高質量創新將為雨季溢流污染控制領域的長遠發展開拓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并為推動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貢獻出卓越的力量。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