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加大對涉企違規收費的監管執法力度
一是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設立收費項目。完善各類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全面公開收費項目、依據和標準,不在目錄內的一律不得收費。
二是加大對亂收費行為的懲戒力度。公開曝光社會反映強烈的重大案件。加強對典型案件的宣傳解讀,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加強行紀銜接,及時按程序移交違紀行為問題線索。
三是加強涉企收費監管法治保障。推動出臺《涉企收費違法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細化涉企收費違法違規行為認定標準。加快修訂完善各領域涉企收費執法指南、合規指南。強化《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實施,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收費行為,優化營商環境。
四是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建立涉企收費監測點,充分發揮亂收費治理“前哨站”的作用。同時,將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完善提醒敦促、責令整改、約談警示、掛牌督辦等手段,推動亂收費問題整改到位。
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
一是細化裁量基準,促進過罰相當。將完善市場監管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體系,推動行政執法標準跨區域銜接,實施指導性案例制度,促進執法尺度統一。
二是優化執法方式,體現執法溫度。充分運用說理式執法文書和語言,對案件當事人講清楚違法事實、處罰依據、救濟渠道,努力爭取當事人的理解和配合。
三是規范日常監管,做到無事不擾。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運用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堅決避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過度檢查。加快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和聯合抽查,推動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真正減輕企業負擔。
四是加強普法服務,推動企業自律。把做好普法工作作為監管執法的前提和基礎,把預防違法行為發生、服務經營主體健康發展作為法治監管的重要任務。推動企業加強合規建設。要在個案中深入研判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及時對同類企業進行提醒、預警、敦促,促進廣大企業自覺守法經營。
工業和信息化部:著力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
在科技創新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啟動了新一輪專精特新支持政策,今年將通過中央財政支持1000多家重點“小巨人”企業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強化產業鏈的配套能力。通過專項再貸款項目,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面向中小企業發布中試服務資源目錄,優先支持“小巨人”企業參與重點產品和重點工藝的應用計劃。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為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快速預審、確權等知識產權方面的服務。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近期已遴選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中央財政下達資金27億元,地方財政投入超過120億元,明年我們將再遴選一批試點城市,預計累計支持全國4萬多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金融支持方面。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聯合中國證監會推出第三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與北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暢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會同有關部門聚焦重點產業鏈,啟動“一月一鏈”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全國行活動,推動金融機構與鏈上中小企業開展精準對接。
在服務保障方面。支持“小巨人”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賦予高層次人才舉薦權,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推動地方在人才落戶、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專項支持。同時,我們還建成了貫穿國家、省、市、縣四級的中小企業服務網,涵蓋了1780多家公共服務機構,打通政策、技術、管理、服務資源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我國獨角獸企業發展
一是建立全國統一、部省聯動的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
二是支持獨角獸企業技術創新,鼓勵和引導獨角獸企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掌握更多的“獨門絕技”。
三是加大對獨角獸企業的金融支持,發揮產融合作平臺的作用,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并購、重組等。
四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重點圍繞原子級制造、腦機接口、6G等新領域新賽道,發展壯大獨角獸企業。
五是支持獨角獸企業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開展創新合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再推出一批促消費、擴內需的具體舉措
首先,聚焦投資帶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和設備更新工程。抓緊下達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項目批復和資金,加快已簽約的1500億元技術改造再貸款發放到位。近期,向銀行推薦一批新的專項再貸款項目,并提前謀劃2025年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組織工業領域儲備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目前,工業領域在建和年內開工項目大約有36000個,預計未來3年將拉動投資超過11萬億元。
第二,圍繞擴大消費,組織優供給、促升級系列行動。一是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二是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年底將繼續舉辦新能源汽車下鄉專場活動,同步推動充電基礎設施下鄉,新增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城市。三是啟動建設中國消費名品方陣,從歷史經典、時代優品、潮流新銳三個維度選樹千件中國消費名品,推出首批百件具有全球認可度的優質品牌,并組織開展全球性的傳播推廣活動。四是在全國布局建設特色食品產區,組織紡織服裝“優供給促升級”以及“吃貨節”等“三品”全國行活動。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