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金秋的風里已經沒有了暑熱,兩岸的柳葉黃綠相間,橘色的美人蕉還在努力地盛開,水色瀲滟、清澈見底,水草長勢旺盛,隨著潺潺流水擺動,偶爾還能見到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傍晚,附近的居民三三兩兩在堤岸旁散步,這是鳳陽劉府河林下濕地如今綠色的畫卷。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美麗安徽建設,進一步發揮生態文明示范建設的平臺載體和典型引領作用。2020年安徽省發布“總河長令1號”,自即日起至2021年上半年,在全省組織開展“清江清河清湖”專項行動,著力清理整治河湖亂占、亂建、亂堆、亂采、亂排、亂捕等危害河湖健康生命的突出問題。據此,滁州市堅決貫徹落實第1號令,對全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進行部署,嚴格責任落實,加大推進力度,深入排查整改,扎實推進民生工程水生態環境補償斷面水環境治理各項工作,強力開展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建、人工濕地等工程建設,真正把幸福河湖打造落到實處。
劉府河發源于鳳陽縣境內鳳陽山北麓大麥山東西兩側,分東、西二源,是淮河流域天河主要支流。劉府河流域存在旱季污水直排入河、溢流污染嚴重、 污水廠排放標準低、農業面源污染、水生態系統退化 、缺乏科學管護等問題。導致劉府河入天河湖口國控斷面(童橋)不能穩定達到滁州市政府地表IV類標準要求。
為更好地保護流域水資源,維護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建設清潔宜居人居環境,鳳陽縣以“雙碳”目標為牽引,將劉府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作為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重點項目。自2021年起,通源環境在鳳陽縣水務局的指導下,正式實施劉府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治理流域總面積達146.3km2,主要涉及河道有劉府河干流及禹塘河、小界溝、胡橋河3條支流。
(鎮區溢流污染控制工程)通源環境通過前期摸排走訪,對入河污染系統分析、精細化計量,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針對流域內存在的問題,通過實施鎮區溢流污染控制工程,有效削減了入河污染物;通過河道旁路濕地凈化工程等過程措施,對河水進行處理和凈化,促進水體自然恢復和減少對下游水環境的不良影響;通過污水廠尾水濕地工程,提高了流域內重點污水廠排放標準;通過河道生態修復工程、完善了流域的生態系統功能,增加了水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質量,重建自然良性生態平衡,使河流更具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特征;智慧監管工程的實施使得流域管理更加科學高效,能夠實時監測水質狀況、污染源排放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保障水環境的安全和穩定。
同時,項目還實施了鎮區雨污水管網完善工程、劉東小學東排水溝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劉府小學北側污水管網工程、小界溝水體攔截入劉府河林下濕地上游管網工程、劉府鎮太山壩上游文官橋附近所有污水攔截入鎮區主管網工程等子項工程,提升了鎮區排水系統的能力,進一步減少了溢流污染的發生。
今年8月,鳳陽縣劉府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順利驗收交付。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保障了劉府河入天河湖口國控斷面水質主要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水標準,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讓流域水體水質實現由“臟”到“凈”再到“清”,沿岸濕地景致從雜亂無章到樹木花草錯落有致、景色怡人,管網廠站從年久陳舊到煥然一新、系統管理,以劉府河為代表的優美水生態環境逐漸形成鳳陽縣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接下來,通源環境將繼續做好廠站運營及流域生態管控,保障污水處理規范化、常態化運維,持續守護區域美好人居環境。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力點。通源環境作為一站式環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期以來,以“保護生態環境守護地球家園”為己任,持續推進水資源保護、水生態治理工作,先后成功實施馬鞍山和縣環城河、桐城菜子湖流域、合肥市四季花海C區、合肥市香樟湖等水環境修復項目,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和諧共生、景色宜人的親水空間。未來,公司將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的指導下,持續走好環保、雙碳“1+1”賽道,聚焦解決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依托行業內領先的水生態修復技術、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案、創新的黑臭水體治理策略,以及智能化的運營模式,全方位、多層次地推動水環境的持續改善。心之所向,步履不停。我們堅信,通過不懈努力,將為雙碳目標的順利實現和美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增添更多綠色動能,共同書寫一份屬于全人類的“綠色答卷”。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